作为一种陆生水体系统,湖泊被喻为大地的明珠,遍布陆地的各个角落。从南极洲神秘的冰下湖沃斯托克湖,到美国文学中著名的瓦尔登湖,湖泊既各自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又共有某些相同的基本特征。在本书中,沃里克·F.文森特追随湖沼学之父弗朗索瓦·A.福雷尔的脚步,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当前的湖泊研究作了系统的阐
本书是作者根据对挠力河保护区的野外调查并参考有关资料撰写而成。书中介绍了挠力河保护区的概况、湿地类型及景观变化,以及挠力河保护区的湿地植物资源、湿地动物资源、湿地水资源与水环境。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水文调蓄及固碳等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估,最后对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基于SEEA-2012的综合绿色海洋GDP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本书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对世界海洋史进行了全景梳理。本书致力于从大背景、全视角提供一个对海洋历史的跨文化研究,尤其突出了海洋联系不同人群和种族的重要职能,以及海洋在世界历史形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古至今,海洋促进了人类的交往、贸易和旅游:航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本身引人遐想,产生了不少关于它的文学艺术作品。本书分为上
泥火山因其与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相关性及可能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等重要意义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区域上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印度板块的交汇处,具有特殊的区域应力背景,在板块碰撞边缘广泛发育泥火山等流体渗漏构造。虽然近年来前人对发育在我国区域内的泥火山开展了诸多研究工作,但是缺少整体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的
当今的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的威胁。按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低碳在引领经济和社会转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共同要务。本书从技术、经济和政策,国内与国际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策略,以实现顺应自然、保护生
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地表下的岩石也含有水分,地壳之下的地幔也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水初是从哪里来的呢?海洋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本科普图画书由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杜帕撰写,院士欧阳自远审定修正,讲述的是海洋的初形成过程。它用简单的文字、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图画带领孩子们开启一趟时空之旅,寻找和我们自身相关的秘密
《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下)》是《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第五卷,以年序辑集了1996—2015年中国干旱灾害事实。本书以旱灾为主线,在吸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收集史料,跨越时间长,内容广泛齐全,考证认真严谨,分析全面深刻,是迄今为止很完整的关于旱灾的重要基础资料,该书可为我国抗旱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
本书通过野外考察数据和遥感影像资料,对2016年7月和9月发生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两次阿汝冰川冰崩事件进行了考察研究,阐明了冰崩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冰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冰崩科学预警的构架计划。本书还详细介绍了目前冰崩的研究方法,阿汝冰崩实地考察过程,新方法、新技术(地震仪和连续GPS)在冰川监测中的应用等。本报告共分8章
我们在宇宙中的地址是什么?在其他行星上也会刮风下雨吗?黑洞为什么是黑色的?为什么星星一闪一闪的?在火星上怎么驾驶机器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太空度个假?……在《给孩子的太空指南》中,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是一本专门写给青少年的趣味太空知识入门书,它不仅回答了诸如上面所述“太空版十万个为什么”的30余个问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