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其思想之深刻、方法之科学、影响之广泛都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50多年来,追随者有之,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梅林、考茨基、伯恩施坦、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过深刻论述,卢卡奇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试图通过对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基本、最重大的理论课题进行全面的探索与收集,从而把握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概况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出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寻求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实视界的历史回归,从而寻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
《穿越意识形态终结的幻象》在唯物史观的整体理论视野里,科学提炼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终结思想,比较了与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异同,整体勾勒了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基本谱系,深入挖掘了这一思潮产生和蔓延的政治动机、经济基础、文化动力等现实根源,在此基础上,对于这一思潮的理论共性、理论误区、现实困境、消极影响、有
本书是当代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佩里·安德森的代表作。是一部辩论之作,应战之书。作者在此书中对他所感兴趣的理论对手展开回应和批评。这其中包括自由主义思想家的伯林、现代性理论家伯曼、左翼政治理论家昂格尔、民族主义理论家盖尔纳、历史学宗师布罗代尔,还有美国右翼理论家福山等。作者采用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他对这些理论对手
《认识论探索》原名《认识论新论》,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关于《认识论探索》的编写,我曾在书的卷首,作了如下说明:“从1982学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专题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认识论新论》一书,就是在我讲授这门课程的讲稿的基础上编写的。参加编写的还有袁贵仁、王会军
《阅读书写和历史意识: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述》从后现代视域出发,梳理了阅读和书写马克思的不同方式,探讨了普遍史、进步和历史终结等议题,追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踪迹,展望了马克思主义语义空问的拓展前景,提出马克思在今天的阐释和发挥,有赖于对马克思多重表述的揭示和显现。进而阐明,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述的呈现不全然是文字的或思想的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力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广泛性和学术性,按照当代西方、当代东欧和苏联、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四个角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发现,正是通过对“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的充分肯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主题发生了重大的移位。他们不再满足于到马克思的文本中去找问题答案,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使自己的思想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敞开。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重大的事件、任何一个倾向性的问题都会引起他们的反思。有趣的是,这种思想的移位不但没有导致马
这是一部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题性文选,比较完整地收录了近年来作者在这个领域中陆续发表的一些论文。今天的西方左派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的运用,早已经不再采取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对抗斯大林主义的那种本真性证伪的思路,不再有人如同卢卡奇、阿尔都塞和施密特那样,认为“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在我的手中。”编入本书的,基本上
按照流派、人物和著作这一顺序“循规蹈矩”地进行研究,而不是以问题为切入口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潮,以流派、人物、著作入手加以考察,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本书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之一。收集在这部论文集中的论文是作者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所撰写的。全书根据作者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