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丛生,能源转型紧迫,日本在环保、新能源等科技领域成果丰硕且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在教育领域,2019年教育部提出建设“新文科”理念,文理工交叉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教材将日语与前沿科技知识相融合,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宽语言
本书是首部《全球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指数报告》,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基于科睿唯安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形成的研究报告。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国际合作是提升基础研究质量的重要途径。本书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全球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评估方法和指数体系,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全球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分布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翔实的比较结
本教材拟弥补当前市场上科技工业题材德语通识课程教材的短缺,加强国内德语专业学生或以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对科技、工业化相关的人文通识课程的了解和学习,促进年轻一代对全球科技发展、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格局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本书每章有两篇主要阅读文章:第一篇文章为精读文章,安排了配套习题和参考答案;第二篇文章为趣味
本书研究了创新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创新投资的社会回报,考察了能够加快发明和创新活动步伐的机制,如通过教育政策等政策以及资助基础研究来扩大研究人员队伍,本书中的研究还考虑了资助基础研究的政府资助制度。书中的案例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拨款制度,给国内研究学者提供创新政策与投资研究的新思路。本书中
自17世纪以来,西方的自我意识、它与过去的关系以及它对未来的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为认知价值一般都逐渐围绕着科学价值形成。科学不仅为理解世界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带来了一套新的价值观,而且还彻底改变了这项任务,重新定义了探索的目标。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这一显著特征,标志着它有别于其他科学生产文化。
本书为“大学、知识、政策译丛”之一。本书作者卡罗琳·瓦格纳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献计量学、科技政策,是目前研究国际科研合作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二十世纪是“大科学”时代。在战略竞争和激烈的经济竞争的推动下,各国政府对国家科学机构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是科研的巨大投入往往是一个国家无法独立承担的。
薛凤、柯安哲从梁启超、李约瑟二人关于科学和历史的不同观点出发,通过气候与元代灾害、晚明对工艺技术的讨论、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元明之际蚕业技术文献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品监管等个案的分析,以及对于梳理中西方科学史研究的进程,勾勒了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研究方法上与机构上的差异,描述了当前的研
《课后全方位:科我要当科学家》讲述了科学的历史、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和科学道德观,里面还讲了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期望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本书是一套核心素养科普阅读丛书,目标是让孩子通过阅读系统性地获得数不胜数的知识,培养出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整套书内容从数理化到史地生,从基础学科
本书为2024年德阳市创新驱动系列学术交流活动论文选集。自2006年以来,德阳市创新驱动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已经举办了8届,本书是针对第9届的图书。文章内容集结了创新驱动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的精华成果,包含了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学术交流、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化发展技术探讨、乡村振兴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融合研究等专题
本书收集了2024年浙江各类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等方面统计数据,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浙江区域科技活动的规模、水平、布局、构成与发展,是有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了解、研究和分析浙江科技政策以及科技活动情况的主要工具书。本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社会科技活动的综合统计资料,主要有科技活动人员构成与投入情况、科技活动经费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