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JDSZK056)阶段性成果。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制度自信教育,能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全面了解、优势的深刻把握和情感的有效增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高校简介及录取分数线(2025)》是作为《中国高校专业解读(2025)》一书的配套产品出版,选择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600所院校,主要罗列了2022-2024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供读者参考,所有录取数据都是从所在学校网站下载获取,准确度高。每一所高校主要罗列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如学校层次、地
本书由吉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团队负责,专注于观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发展、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立足点,旨在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学生工作者以多元视角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新思维的前沿性和规律性研究,推出一系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著作和理论文章
本书以教育bu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为依托,基于大量社会实践经验和统计数据,从社会实践的背景、意义、历史等角度,概括了社会实践进行过程中需要准备及注意的事项,归纳了社会实践成果和方法流程,力求探索出更多社会实践的好办法,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书从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出发,分析现有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找出现在高校教育环境的不足,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对策,以此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最大化。近年来,国家不断强调要高度重视、发展、治理互联网,在国家文件以及政策中提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着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本书围绕如何提升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精细化水平,面向全体辅导员征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百余篇,并根据案例类型,将案例分为3大类,分别是思政教育篇、危机应对篇和职业规划篇,每篇案例都来自实际工作,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
"全书结合各章设置的引导案例、互动游戏、在线微课等栏目,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对创新创业内容进行深入认知及思维转化,帮助学生认识到养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三版)(微课版)》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提供具体的参考资料,适合高校创新创业课程
本书由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独家编撰完成,由“艾瑞深中国双一流建设评价课题组”组织撰写完成。本书是以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2025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为主题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工具书,对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2300多所本科高校、高职(专科)院校的综合实力、本科专业等的实力
本书由上海大学顾晓英教授主编。作为全国高校思政课领航校,思政课如何发挥思政课在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上海大学探索出了全新模式:教师告别单兵作战,“项链模式”力促跨学科联袂授课;量身定做课程,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结合为青年打好中国底色,逐梦新时代。本书收集了2024年全国主流媒体有关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的报道文章,是新
本书为教学案例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讲好故事,明确提出要“讲好‘四个故事’,打造案例教材”。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讲好“四个故事”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本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案例用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