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本册书主要介绍了海港的诞生和发展。海港作为一种古老的名词伴随着海船和航海行为的诞生而出现。中国沿海有天然港口,时至今日,中国港口行业正处在蒸蒸日上的高速发展期,沿海的各大港口建设已基本完成,另外部分沿海和内河港口也互相寻求
《中国海洋经济》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与海洋经济紧密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书评等。本书为第14期,分为“海洋产业经济”“海洋区域经济”“海洋绿色发展与管理”“海洋文化产业”四个部分,内容涉及涉及海参电商品牌建设、刺参种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环境、
伴随国家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到来,积极建立目标导向海域管理机制、提高海域开发利用质量,已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重中之重。本书基于“价值观”“效率观”及“发展观”三个维度全面阐述海域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的表象、内涵和理论逻辑,梳理海域资源的产业贡献、开发规模和强度变迁,揭示海域存量与环境质量收敛趋势,剖析现行管理机制漏洞,最终提出
本书梳理了浙江省“陆海区域协调思想”的形成、发展、升华过程,理清了浙江省陆海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创新性;从我省“两个先行”的战略要求出发,加强对“陆海区域协调”的学理分析,提炼“八八战略中有关陆海区域协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讲好浙江陆海区域协调改革发展的故事,选择代表性案例,以期鲜活呈现浙江省
本书重点研究了近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战略与海洋战略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内涵,指出了西方战略学理论的文化逻辑。通过中国《孙子兵法》中的战略理论,蒋百里《国防论》中的战略理论,引出中国战略理论中的文化精髓。本书通过讲述美国的孤立主义、英国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次战略回缩、《华盛顿海军条约》与《伦敦海军条约》、《中立法案》的颁布与《大西
本研究以印度在印度洋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和印度的北极政策为对象。借助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究印度海洋政策领域新探索。本研究分为两编,第一编探讨印度如何通过应对印度洋非传统安全问题实践其海洋安全战略,谋取在印度洋的优势地位。第二编分析印度的北极政策,探讨印度的北极观及其参与北极事务的领域和具体途径。全书主要关注印度“印度洋战略”
本书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论证了“经略海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经略海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和强国之策,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也是新阶段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构建、实施和展望。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为经验篇,首先回顾了美、日、英等国家海洋意识发展历史,随后具体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最后分析了国内广东、浙江、江苏等海洋强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第二篇为战略篇,通过统计数据展示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及总体问题。第三篇为战术篇,主要以创新为主线,分析山东省
《国外海洋政策研究报告(2021)》由四篇构成。首篇立足国际海洋形势,在2021年新冠病毒疫情大背景下,从海洋经济、海上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治理和海上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对全球海洋发展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进行了分析回顾。第二篇聚焦全球海洋热点问题,精心甄选了12个年度海洋热点议题开展分析,既包括打击IUU捕捞、全球珊瑚礁
本书以陆海统筹为根本原则,按照管理目标和难点问题双驱动的路径方法,从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的依存关系出发,提出“空间导向+要素管制”的海岸带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框架。“空间导向”通过海岸带全域“纵横联动”的空间分区来实现,是开展用途管制的基础本底;“要素管制”通过海岸带全要素“海陆衔接”的用途分类来实现,是开展用途管制的切实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