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纪念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一百二十周年所作,作者们倾心创作,笔墨酣畅,文采飞扬,以120年时序变化为经,以学科发展为主线,以学科构成要素为纬,从学科组织设立与发展、学科队伍建设与发展壮大、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文化建设与社会服务等5个章节展开,按专题形式梳理了华中师范大学120年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整体
本书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包括:文华大学的产生与演变(1903-1924);华中大学的组建与定型(1924-1938);华中大学的迁转与嬗变(1938-1952);中华大学的筹创与早期办理(1912-1926);中华大学的复办与全盛(1928-1938)等。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八三级校友为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贡献的文章合集,以回忆录的方式,讲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1983级学员入学以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人事、难忘事、奇特事、有趣事,回忆了在桂子山的求学经历,记录了难忘的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讴歌了时代,感恩社会,将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紧密结合,以小见大,从个人的进
本书从涵义、特点、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人本化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人本主义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解读与分析,建构了人本化教育的基本理论,并试图在改造学校的实践行动中丰富与完善小学人本化教育体系。
该书结合我国教育方针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等国家重要文件中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要求和实践规定,针对现实中小学校所需要的专业化班主任培养目标,以教师完成班主任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为主要逻辑组织内容,全书共包括十五章:绪论,班主任职业意识,班主任职业道德,班主任职
高校组织育人质量提升研究
本书为华中师范大学老教授的口述访谈录合集,成文形式为一问一答,文稿忠实记载了老教授们的求学经历、成长经历、教学科研经历,同时也梳理了学校的发展变迁史,老教授们的口述共同编织成底蕴深厚、弥足珍贵的“桂子山记忆”,很多历史资料是首次公开发布,生动形象、耐人咀嚼,可以说,这既是一部口述史,也是一部记录个人、学院、学校和社会变
本书从多元生涯理论视角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生生涯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有效融入生涯课程建设实践、生涯咨询实践、生涯辅导实践的成果,准确呼应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适用的全程化生涯发展指导。当前职业技术院校就业创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学生甚至毕业生,不懂得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本书是面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所著的针对性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理论篇、教学篇、技能篇三部分。本书在引领学生系统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前提下,重在提高学生执教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力,包括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与鉴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梳理与探究教学,以期培养学生进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以及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