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章,简要说明了风暴潮灾害成因和预警报发布情况,警戒潮位的定义和分级情况,通过图、表分省展示了新四色警戒潮位值,并介绍了警戒潮位现场标志物设置现状。可为准确发布风暴潮灾害预警信息和有效指导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在中国古代的舆地学问中,海是被长期边缘化的,原本就不多的古代海洋图,历经战乱能够传世的就更少;加之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少有投入,普通读者甚至连影印的古代海图都见不到。 作者从发行量很少的古代地图集中、民间收藏家手里和海外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整理古代海洋地图,将它们的来龙去脉、背后故事,以及中国古代海洋思想的形成等一一介绍
本书是根据我们深水地质灾害团队*近年的科研成果在结合全球深海地质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南海深海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和防治,提醒政府和大众关注深海水地质灾害的巨大危害。全书总结了南海的灾害类型和国际研究进展,阐述了海底滑坡、浅层气、浅层水合物、浅水流和地震海啸等重要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以及各种预测技术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建设背景下,以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提质增效为契机,以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生态承载力为研究切入点,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以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对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与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等工具对黄河三
低温余热驱动多效蒸馏与脱盐技术
本书选定开展冰上丝绸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旨在以推动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进程为出发点,以深化海洋管理改革为着力点,启迪思想,博采众长,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方案和海洋管理的完善途径做出有益探索,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慧碰撞、信息分享、观点交流的平台,致力于打造海洋领域影响力的专业论坛。
《中国海洋连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遥感融合信息战略价值》基于全球海上通道战略区位与多源空间信息之融合的研究成果,从海洋空间地理载体的角度,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中类型有别的海上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内容涉及海峡空间位置、自然属性、发育特征、水道特征、通道两岸自然地理、战略价值以及重要港口等空间
本书分为九章,包括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的物理性质、海水特性、流体力学、海洋腐蚀、海洋电磁学、信号处理和控制理论。这些主题是海洋工程课程的核心部分,旨在提供对海洋环境和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这些包括海上和沿海结构物;海上平台的设计、开发和操作;各种形式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船舶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其他应用;以及适应可持续的沿海社区和
辽宁省海岸带资源承载力与环境脆弱性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有居民海岛地区的重要承灾体目标逐渐增多,受灾风险逐步加大。我国海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海洋灾害的风险管理。国内关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沿海地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书籍较多,但有关全球范围内海岛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科普类成果却屈指可数。本书选取了多个国家(地区)的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