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京津冀地区1961—2018年共180个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数值模拟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结合文献调研借鉴了新研究成果,并经过专家论证后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全面描述了京津冀地区的气候特征、气候灾害等;(2)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分析了农业气候、旅游气候等;(3)对于政府关心的城
本书是一部深圳气象专业志。全书共分十章,第一至六章对深圳气象行业体制机制、机构人员、业务服务、科技创新等进行了记述,系统介绍了深圳气象事业发展的演变过程;第七至十章全面总结了深圳市气候变化特征和灾害性天气特点,梳理了历年影响深圳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全书内容全面、资料可靠,具有较好的“资治、教化、存史”作用。本书能
《呼伦贝尔市高影响灾害性天气分析技术手册》前半部分介绍了呼伦贝尔市概况和呼伦贝尔市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系统描述了影响该城市的13个天气系统(包括短波槽、冷涡、低涡等10类天气尺度系统和副高、极涡、极地高压3类行星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基本原理及典型配置;后半部分针对暴雨、暴雪、大风、寒潮、霜冻这5类对呼伦贝尔市影响较为
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现象、事实、特征、过程和机制已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的前沿之一。全书共5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人类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过程、气候变化的史实与未来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应对及其反思等。
2018年,中国气象局确认陕西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陕西气象现代化建设(2013-2019)》从“提升气象核心科技水平”“强化气象基础业务支撑能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政府主导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气象现代化助力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开展面向‘一带一路’的气象服务”“助力生态文明与脱贫攻坚的气象保
“外面天气如何”已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对气象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本书通过几位学者结合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地质学的研究充实气候学的研究理论,以科学数据分析、试验、实地观察和模型构建等方式,将自己对地球气候的复杂变化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总结,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
童立方·趣味揭秘:我不会相信的科学真相(全8册)《趣味揭秘:我不会相信的科学真相(全8册)》是一套专门为5-8岁儿童打造的揭秘系列科普书。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四季轮回,昼夜交替,动物植物……全套阐释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同时设计了趣味小实验,材料易搜集,可操作性强,让孩子亲自动手揭
《雷电安全导论》系统地介绍了雷电的产生、破坏作用、危害及其防护方法。本教材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较宽的专业覆盖面,注重应用性,以提高学生的防雷装置试验理论与实践能力。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讲述了雷电的基本特性;第2章讲述了雷电流的破坏作用;第3章讲述了雷电感应过电压;第4章讲述了雷电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第S章介绍了一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WMO/GAW)降水化学观测手册:指南、数据质量目标和标准操作规程》以全球200多个监测站组成的全球降水化学观测网为基础,对WMO/GAW长期以来的降水化学运行、数据管理、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和经验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点介绍了GAW降水化学观测的质量目标,观测站选址,代表性降水样品的采集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秦岭积雪变化研究》介绍了秦岭气候生态特点,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积雪分布和变化的基本事实,以及积雪变化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秦岭积雪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高山积雪变化分析利用了32个气象站30多年的逐日高山积雪观测记录和近20多年的卫星遥感资料。《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秦岭积雪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