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常德市按年度向省内外发布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专业性年鉴,分为领导讲话、政策法规文件、常德市教育局、常德市市直教育单位、县市区教育局、高等教育、县市区学校选介、教育人物·先进单位、教育统计与教育大事记等9篇。承担着资政、存史、教化、服务的历史使命,起着弘扬湖湘文化、推进教育强市和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昌平教育志,是记载1991年至2010年昌平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全书囊括了20年间昌平的各级各类教育。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义务教育调整布局、增加投入、提升质量,中考成绩始终位于远郊区县前列;高中教育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职业教育全国一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蓬勃发展;成人教育服务城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教育投资的就业效应评价”最终成果。本书通过计量模型,从短期、长期、动态维度系统评价了我国自2002年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教育经费总投资、生均教育经费投资、不同来源教育投资、不同项目教育经费支出等对就业促进即就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效果;回答和比较了不同教育投资对就
2019年我国进入后人均1万美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人们对美好教育的需要日益迫切。民办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学校内部治理改革,持续推进治理现代化;逐渐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具特色、更公平的优质教育。师生发展是民办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内涵要求,是民办学校发展的本质。《中国民办
支教可以是一年结束,回校读研;也可以是工作之余,连续九年。本书根据作者连续九年的支教经历,记录了全国各地九所不同学校之中,发生的支教故事。通过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将乡村一线的教学资源、留守儿童所思所想以及教育现状进行呈现。九年之中由作者创作的多首支教公益歌曲,也将通过本书与读者进行分享,通过新的角度感知情感、传递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指在深入了解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借鉴教育信息化促进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教师智力资源流动和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建设的过程。其实质
本书主要是作者从事幼教工作和相关科学研究的经验总结。本书包含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作者对人才文化、未来文化、教育文化、幼儿园文化、教师文化等的认知;下篇以简短的句子或随笔的形式,总结了幼儿教育的工作感悟,特别是对幼儿关键期教育思想的体会和总结。本书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本书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现代教育报社编著,是2019年北京第三届教育督导论文评选活动的作品汇编,分为论文篇和案例篇两部分,含各类获奖作品200余篇,全书结构清晰,语言通俗,可读性强;案例丰富,对于首都教育督导事业的推进具有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以及现实指导意义。全书饱含着各位作者在教育督导工作中的辛勤
广东民办教育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举办人的精神理想、管理团队的探索追求、教师队伍的辛勤付出,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弘扬光大。为此,从2015年开始,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杂志特别推出“一线报道”栏目。采访小组走访了一大批社会声誉好、育人成果突出的优秀民办学校,通过对举办人、校长和广大师生的一线访谈,深入宣传报
“名师公益大讲堂”是南京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创建的“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的主打项目,宗旨是将全市广大热心公益的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自愿无偿地向学生、家长以及教师提供权威性、专业性的教育、教学指导服务。自2013年11月3日起,“名师公益大讲堂”已成功举办数场讲座,幼儿教育名师崔利玲,小学教育名师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