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正值大众化发展时期,学校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也更加多元,高等教育系统处于复杂多变之中,高校的定位问题日益彰显。本书正是基于我国350所普通本科学校定位的实证研究成果。从高等教育系统的视角,对我国目前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数量化揭示,且从一般高校、重点大学、行业院校、研究型大学等
《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的作者刘绪才坚持人文学者的学术责任感,以1920-1937年间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为中心,在全面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还原历史现场,从教育制度的演变、新文学法定知识身份的形成、课堂内外的新文学知识传播等角度展开研究,探讨了新文化、新教育与新文学三者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知识生产
长期以来,境界几乎一直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个论题,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的条件所限,尤其是由于富有情感体验性的感性描述一直处于支配地位,其基本含义和表现也一直都没有得到哲学上的严格界定和系统全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就目前国内的哲学研究而论,由于研究视域的局限,在探讨和研究主体性的时候,国内
一旦中国改革包括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阶段,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也将在这种三位一体的发展中去承载、担当与完成。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无法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发展在整个基础教育发展中又是具有相对独特性的重要学段。本书聚焦“初中教育是否薄弱、哪里薄弱、何时薄弱?初中发展因何薄弱、怎样薄弱?初中
本书基于社会性别理论与方法,以《北洋画报》为主体,兼及同时代其他报刊媒体,探讨近代中国由报刊媒体所展现的女性身体建构,并以此透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就性别意涵而言,一方面,女性身体建构难以避免男权中心意识的支配,呈现出一定的商品性和消费性;另一方面,女性主体意识逐步增强,有着自我身体建构的努力。因此女性身体建
我国的行业特色院校集中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时期。1992年到2000年,国家通过多年改革,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将原国家部委管理的400余所高等院校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部分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多数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中国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研究》集中考察新的时代背景下行业特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现状(2014-2015)》从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的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化的新阶段。媒体融合,既是全球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的da势所趋,也是我国guojia战略的规划需求,是技术与市场shuang推力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在新
《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是我国第一部新闻传播学科学术年鉴。该年鉴在回溯百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全面记录、真实反映了2014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果。空间上,全书以16篇连缀成卷,内含四个板块:历史篇、成果篇、概况篇和综合篇;时间上,借鉴编年体史书编撰方法,相关条目按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年鉴(2014)》共分为综合、组织机构、工作概况和学术活动、科研成果、学术人物、规章制度、统计资料和大事记等八篇。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上一年度工作会议文件,院属各单位的年度工作概况、主要学术活动和院属科研单位的主要科研成果,以及上一年度的主要统计资料等。该年鉴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哲学社会
《闽南文化学术年鉴(2013-2014上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和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的地方文化年鉴。本年鉴本着广收博采、兼收并蓄的方针,尽可能齐全、完整地收录各种文献资料,实事求是地记载2013—2014年度闽南文化的学术进展状况,及时反映闽南文化研究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