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针对从事防雷减灾零基础的从业人员快速掌握防雷基本知识、顺利通过水平能力认定而编写的专门教程。本书共有八章,编写中按照“一册在手,涵盖多数”的原则,从繁杂的复习资料中甄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尽量包括个人能力认定考试的绝大多数知识点,尤其是对近几年各地的理论考试题进行了详解和释义,以期帮助从业应试者顺利通过理
本书系统阐述了电离层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卫星导航电离层影响及电离层信息计算、卫星导航电离层建模的基本原理、卫星导航差分码偏差定义与处理、GPS与Galileo广播电离层模型的改进、北斗系统广播电离层模型BDGIM、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电离层时延修正模型、基于卫星导航的与区域电离层TEC建模及精化、基于卫星导航的电离层层析反演
台风系统及其诸多子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分析预报理论及方法一直都是大气科学学科中非常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台风系统由台风眼、眼壁(云壁)和外围螺旋雨带组成,而眼壁和外围螺旋雨带又由多个强对流系统组成且是台风致灾影响的重要展现部分。《台风雨带致灾风暴演变特征和机理》通过对2015年晚秋登陆中国的少有的强台风“彩虹”致灾性螺旋雨
《遵义市气温、降水与厄尔尼诺》选取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学委员会(CCI)及气候变率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联合提出的气候变化检测27种指数(ETCCDI》中的26种指数为载体,揭示遵义市极端气温、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并统计分析遵义市春、夏、秋、冬各季气温、降水两要素在两类ENSO影响下的平均异常特征。
《大气湍流》以现代视野系统地介绍了大气流动和工程流动中的湍流问题。约翰·温加德(JohnC.Wyngaard)从事湍流研究和教学工作超过40年,他的这本教材对于大气科学领域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学习湍流知识的课本,也是该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介绍湍流的概念和方程,包括对湍流流动数值模拟的主要类
东亚季风是盛行于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及其环流的统称。东亚季风区的范围覆盖了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中南半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东亚季风年鉴2019》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核心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分为3章。第1章描述了2018/2019年东亚冬季气候及冬季风环流系统的特点;第2章介绍了201
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表*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影响显著。本书总结了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积雪遥感识别与反演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突出了GF-1、GF-3等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卫星的鲜明特色,以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典型积雪区的野外考察与积雪观测为基础,探索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雪面综合
本书系统评价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预估了未来30年的农业生产风险,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的产量变化,分析了气候变化新增气候资源带来的农业多熟制增长潜力,识别了我国多熟制农业对新增气候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预测了气候变化对小麦、水稻、玉米的主要病虫害的
“二十四节气绘本故事”包括《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两册,是一套关于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儿童绘本故事。全书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立足于真实的民间生活,用具有中国风的图画讲述二十四节气这项古老发明的历史由来和习俗。本套丛书能够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知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文化底蕴。同时,本书中的故事,会配置语音,压缩成
将数学用于天气预报是近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本书是首部介绍其中的历史、人物和背后思想的著作。尽管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尝试预测天气,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学才在气象学上有所应用。从首次将数学应用于天气预报,直到超级计算机处理大规模卫星和气象站数据,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这一石破天惊的科学壮举和坎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