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中生界花岗岩古潜山成山成储与成藏》以蓬莱9-1构造油气勘探成果为基础,采用包括同位素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水一岩反应实验技术、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技术、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盆地模拟技术及地震多属性预测技术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详细阐述古潜山的成因机制和花岗岩储层的形成机制,恢复了该地区复合油田的成藏过程,建立了
《宝石学教程(第3版)/GIC系列丛书》是作者集多年宝石教学经验,并结合本科教育、FGA、GIC教学内容需要编写而成。书中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宝石学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了珠宝市场上常见宝石特征与鉴别,并对宝石的颜色成因、合成宝石、宝石仿制与优化及珠宝贸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针对宝石鉴定所需的仪器进行了论述,并对其
近几十年来西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环流研究得到国家和海洋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成果对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引向深入以及对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渗透愈来愈显珍贵。《西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环流(第1卷)》这本文集共分4卷,收录了袁耀初等为作者、发表时间自1980年至2017年预估的论文203篇
近几十年来西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环流研究得到国家和海洋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成果对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引向深入以及对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渗透愈来愈显珍贵。 《西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环流》文集共分4卷,收录了袁耀初等为作者、发表时间自1980年至2017年预估的论文2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中“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南堡凹陷为对象,以古近纪晚期的东营组堆积期为研究时段,创造性地识别出了南堡凹陷存在的边缘断裂的强烈活动性和凹陷整体的强烈拗陷作用的“双强效应”。研究了“双强要素”联合作用控制下,凹陷的构造一地层格架以及沉积相的类
《中国东部富烃凹陷烃源岩特征类比与综合评价》以生烃凹陷为单元,在我国东部地区5个盆地(渤海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南襄盆地、江汉盆地)中选取17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烃凹陷,包括14个已经被证实的富烃凹陷(海域9个、陆上5个)和3个非富烃凹陷(海域1个、陆上2个),首先用烃源岩常规评价方法简明扼要地对其中的烃源岩特征
《中国海洋能技术进展(2016)》跟踪研究当前主要海洋国家的海洋能发展战略、国际组织的海洋能计划和国外海洋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海洋能技术发展现状,对近年来我国海洋能技术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中国海洋能技术进展(2016)》共分为:发展政策、技术进展、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国际合作、重大海
水星上有水吗?金星上会下雪吗?地球是宇宙中的“独苗”吗?我们能成为火星人吗?木星是地球的守护神吗?土星能浮在水上吗?《经典行星的故事》以“行星随笔”的风格讲述太阳系内六大经典行星的故事,语言生动风趣,内容严谨翔实,使读者在享受阅读愉悦的同时体会科学的严谨与激动人心,并学到丰富的知识。 《经典行星的故事》可作为学生的课
《昆仑-阿尔金成矿带金属矿产成矿条件与成矿远景预测》是在“昆仑一阿尔金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成果报告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在全面总结了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5年来研究区内一系列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矿产勘查类丁作项目的新进展及成果,从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新疆昆仑一
《中国西南区域地质》采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进行大地构造研究,概述了西南地区基本地质特征,系统论述了西南地区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等大地构造及大型变形构造特征。确定了大地构造相或更高级别大地构造相的类型、各类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研究了各构造单元的边界条件、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其演化过程,总结出不同级别的大地构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