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第二版)是由北大研究生院组织规划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创新能力建设丛书》中的一种。本书第一版在北大出版社出版过。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基础,解释框架,研究问题和方法类型;重点介绍了定性方法的步骤,包括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分析和对研究结果的检验和
我们正处于一场信息传播变革之中,以交互性为突出特征的web2.0时代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信息的传播以每一个个体的信息需求为动力的人本理念。人的社会属性、对信息的自然需求以及信息差动力下的信息流动共同加速了互联网平台上的“微博”等数字化应用的出现。新的平台、媒介形式不断出现,经典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诸多理论如“意见领袖
本书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主要介绍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检索技术、中外著名文献信息检索数据库系统以及文献管理软件、学术论文撰写规范等综合利用内容。本书一共包括12章,第1章为化学化工文献信息的概况及检索的基础知识;第2章是化学化工网络信息资源,主要介绍了常用计算机检索技术及学术搜索引擎;第3~5章分别讲
如何挖掘中国会展业的增长潜力呢?这一问题虽然需要从政策、资金、创新、人才等多个层面寻求解答,但是高素质会展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其中*基础的工作。令人欣慰的是,与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相对应,过去十余年来中国会展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目前,不仅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多层次的高等院校会展人才培养体系,而且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引入中国,互联网便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了信息用户,网民的数量成倍增加。网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信息环境,影响了用户的信息行为,也为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用户(本文称之为网络一代),他们中大多数处于青少年时期,面对日益繁杂和海量的网上信息,其信息行为呈现出与老一辈用户诸多不同
本书以信息图为中心,结合600多张图片,分别讲述了信息图的五大信息图设素材、六大信息图分类、六大信息图设计步骤、四大差异化信息图实例,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帮助读者可以一本书玩转信息图制作。
本书是吉首大学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立人读书沙龙”文章精选集,共收入读书沙龙活动开展一年来的嘉宾讲座整理稿10篇,以及部分读者反馈文章、读书访谈、新闻简报。书中更多的是师生对自己所读的作品的感悟和分享。
2015南方传媒前沿论坛
《媒介文化传播》从哲学的视角,系统讲解了传播学中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提出的经典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环境与技术生态学”“媒介传播的景观社会”“媒介资本主义”“对话理论”“块茎理论”等。
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读书对于弥补新闻从业人员的缺陷都是必要的。为鼓励读书,自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青年记者》主持“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形式为陈力丹导读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