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七章对图书馆信息化理论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别为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文献管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存储、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方法与创新。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图书馆服务转型、提升服务质量理论探讨、图书馆建设现状、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信息化的应用与建设、阅读推广工作管理、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作用。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创新与基于价值链的创新协同、协同创新中用户的跨系统信息需求与服务需求等,针对创建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的协调组织问题,进行机制、模式、架构和全方位信息保障的实现研究。本书揭示了基于价值链的跨系统协同创新和协同创新中的信息需求变革,通过许多
本书以智慧图书馆的界定、特征和岗位设置为切入点,分析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目标、智慧图书馆建设内容及原则,进而探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支持;其次重点研究了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最后以发展的眼光探索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内容构建、智慧图书馆与阅读推广服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实践等内容。本书体系完整、层次清晰,书中内容多源于
作者陈先行师从顾廷龙、潘景郑先生,现为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本书稿内容涉及版本学起源,结合古人对古籍认知转变的考察,认为明人对古籍有了“文物的观念”进而有了“仿宋本”,得出版本学起源于明代中期的苏州的结论,这一学术观点有别于前人,但极有见地,论证过程也很有说服力。书中还辨析“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这句
周作人(1885-1967)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文学理论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往关于周作人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文学、翻译、民俗等方面的思想与成就。对于他的藏书,系统了解的人寥寥无几,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遑论藏书中的题记。周作人藏书中的题记对于研究他的生平与思想不无帮助,也必将为周作人研究提
《书的故事》是一本关于书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文字产生与书籍演变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记载和传播知识、信息手段的发展史。作者用轻松简易的语言对类似百科书中的词条进行阐释,或以一则小故事引出主题,或在知识的介绍中穿插相关的故事。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讲述文字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作者从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讲起,到结
本书从体验的视角探讨用户的心理、认知以及行为之间的动态演化,为网络信息服务领域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使研究视角关注到用户与网络信息服务从接触、使用到反馈的整个过程,跟踪用户采纳行为,从用户体验视角对采纳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注重把握用户体验与技术采纳行为的交叉领域,以此促进网络信息服务从设计、开发与用
本书主要针对科研入门人员,根据学术技能、学术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要求,介绍与学术研究及学术工作相关的基本文献阅读技巧。首先介绍了与科技文献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科技文献的语言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研究性文章和综述性文章的阅读技巧,针对每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最后针对两篇样文进行了分析。本书可供有英语文献阅读需求的科技
本书是2019年东莞图书馆建馆90周年时举办的馆庆活动“我与图书馆的故事”征文活动的作品集成。所以本书是以个体视角呈现东莞图书馆新馆建设与发展的这一段历史,“个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馆员,他们讲述发生在图书馆的故事,或是亲历的一件事,或是共同战斗过的一个伙伴,或者参与的一项工作,或是自己的成长历程,以个人经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