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宋代以后潮州窑外销瓷生产及在日本福冈考古遗址发现的潮州窑产品,近代潮州瓷商与东南亚潮瓷企业,近代海洋亚洲重要海港城市的废婢运动、潮汕地区基督教传播与信教妇女问题,马六甲明遗民李为经(1614~1688)与华人社群公共记忆的建构,16世纪至现代中菲贸易的兴衰历程,清代海关史与粤海关、广州制度等问题,拓展了海洋史
本书从山东海洋文化在近代的变迁过程来审视山东近代化的历程,来考察海洋文化的近代化与近代山东的关系,其内容涉及近代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无论是对山东近代史的研究还是近代化理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全书实验体系完整,包括了从海洋数据采集、编辑到管理,从海洋矢量、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到空间建模,从海图制图到海洋三维可视化等内容。书中围绕海洋空间分析和实践主题详细介绍了海洋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处理,海洋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海洋栅格数据的插值、重分类、邻域统计等空间分析,基于ArcScene、Ar
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全球海洋观测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海洋环境观(监)测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观(监)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活动,是海洋环境观(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观(监)测数据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自动化数据质量控制检查和程序手册指南》一书由美国海洋资料浮标中心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撰写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之一。同时,明确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者编写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7)》。《报告》以习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了2016年我国海
《中国蓝色产业带建设》对中国蓝色产业带建设的战略架构、建构范式等进行整体设计,提出了中国蓝色产业带建设的战略架构和取向,探究了蓝色产业带的形成机理与演化机制,列举了中国蓝色产业带的建设应遵循的原则,解读了中国蓝色产业带建设的自然地理依托和社会机构依托,分析了蓝色产业带建设的条件并富有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
《广东省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总报告》共分5篇24章,约100万字,涵盖了2004-2011年广东省908专项所有调查专题、评价专题和数字海洋工作等资料成果;同时总结历史上,尤其是近10~2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广东近海海区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广东近岸海区的资源环境进行多专业的科学总结和综合分析。《总报告》
本书首次论述了棉织品在改变千年间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展现了亚洲的技术、非洲的劳工、美洲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如何造就了欧洲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之路。有丰富的插图。
本书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汪熙先生的论文集,收入了汪熙先生在近代史领域和经济史领域,以及对外关系等领域的代表作品。
本书按日记述上海发生的一些要事,在年终对该年度的一些特别重大的事情作更详细的记述;分专题从几个方面描述上海在该年度的主要情况和变化;附录收入上海新世纪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