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扇是一项以太极拳和扇舞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太极拳和舞蹈艺术造型动作的武术健身项目,通过太极拳与扇法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刚柔相济、势势相承、轻柔美健、形神兼备的特点。因其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健身性,且易学易练、老少皆宜,因而受到群众的喜爱。本套太极扇以中医呼吸吐纳、气血理论为指导,综合了杨式、陈式、孙式及吴式太极拳的特点
本书记载了各种具有藏北民间特色的、广为流传的各种游戏玩法。
本书对太极拳教学竞赛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着眼于太极拳套路竞技竞赛、传统竞赛和太极推手竞赛规则的实际操训。
本书是太极拳技理的综合性著作,作者陈炎林,1943年出版,后多次再版。本书由尚之煜据上海书店1988年4月影印本(底本为国光书局1949年1月版)整理。该书集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对打于一体,多方面展示了太极拳的技术体系。
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在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汇日益凸显民族文化的魅力风采,愈发彰显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以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为立论基础,以生命意识为思想脉络,以武术审美价值观为研究主线,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社调查研究法,从多维度、多视域、多学科展开中国武术审美文化
《太极法理的奥妙:上品太极拳修炼之路》所述,以亲身学习、实践所得所证为基本,以古今拳圣明师的拳论拳品为辅助,而以贯通先哲圣人大道为指归。初时立论毋嫌其高,后继实学亦不厌其详,全书总以得上品拳法境界、修炼到大家地步为中心,具体列为三章:**明理,揭示太极拳与太极拳上品的根本道理;第二善学,分述拳法学习修炼到拳法上乘境界必
拳名为“短打”,顾名思义,多为近身。多数为自己根据拳路和动作而原创,如:犀牛回首、道士问路、达摩东渡、白猿换步、周通问鼎等。动作也各有特点,以硬打硬上为主,柔化退让为辅。可能有些朋友认为是否有悖太极原理,我以为刚柔相济,以此练刚,补太极拳之柔。配套将功法:无极桩、进步捶、侧身靠、滚肘、挂膝、臂展展现给大家,也是自己长期
《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精要筑基进阶》以杨式太极拳大家崔毅士先生在京传授的杨式太极拳108式为载体,对杨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加以详细剖析,以通俗的语言、直接的可操作方式,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杨式太极拳。《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精要筑基进阶》将杨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与推手的练习方法相结合,揭传统不传之秘,直击拳架与推手体用兼
洪式太极拳创始人洪公讳孝堃(1907年3月-1996年2月),字均生,号小痴,晚号八八老人。生于河南禹县,祖籍浙江宁波鄞县。洪公自幼随父在京,1930年拜在陈式太极拳十七代陈公讳发科先生门下,随师学艺十五载,言传身教,深得真传。洪公文武兼修,寓文于武,默识揣摩,深究拳法,尽得陈式太极拳之要旨。于1944年离师客居济南,
李经梧(1912—1997)为中国20世纪一代武术大师。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本书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的姊妹篇,由李经梧的弟子梅墨生和李经梧次子李树峻编著。书中集中展示了李经梧的武术文献和太极功夫,收录李经梧传太极内功、手抄《太极拳秘宗》及笺注、李经梧陈式太极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