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共同组织编写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8》。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总结了2017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对沿海省市2017年海洋经济发展成就与举措,以及2018年工作重点进行了综述。
本书收集了许多学者和编者关于渤海区域风暴潮的研究和计算成果,全面、系统、详尽的给出了渤海区域1960~2017年间增(减)水值≥50cm的风暴潮(含负风暴潮)过程和不同区域的风暴潮特征,给出了导致渤海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特征。并选取了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冷空气、冷空气与温带气旋相互配合以及北方气旋槽前SW向风场等天
本书把新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海岛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中。如开展了探地雷达、无人机与三维激光扫描仪联合监测岛陆滑坡;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和COS系统联合监测海岛海岸侵蚀与沙滩退化;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常规水化学监测与电法相配合监测海岛海水入侵;常规地面高程测量与PS-InSAR地表形变监测海岛地面沉降等,着重介绍了海岛
本书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实习区域概况;野外教学实习路线;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
本产品是一套结合亲子动手完成科学手工艺品与亲子科学教育结合一体的产品。《自然DIY:我的珊瑚礁》选择珊瑚礁作为产品设计来源,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小丑鱼、海葵、珊瑚虫、海龟……阳光穿过海水,映出奇幻光斑的海洋,这里是它们的家。产品包括一个风琴盒,4层黏贴有珊瑚礁动物的场景箱与一本手册组成。
本书深入研究了明代海洋事业中的若干问题,涉及造船与航海技术、海洋运输和由此带来的边疆发展等内容。上篇主要以古代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为研究对象,关注因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而技术交流和文化传播现象。下篇主要研究明代北方海洋运输的细节,以及因此产生的边疆管理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全书立足全球交流的宏大视角和区域差异的细
在《中国海洋资源空间》里,站在陆海整体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海洋地理资源空间、海洋物质资源空间、海洋能资源空间、海洋文化资源空间和海洋资源空间拓展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海洋资源空间。摆脱了过往研究割裂资源与空间、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联系的缺陷,书中将上述两组对象放置一起,对中国海洋资源空间的现状、海洋资源空间开发利用
本书译自美国《描述性物理海洋学:导论》(第6版),原书是全球范围内物理海洋学经典教材。本书对原书附件内容(索引、补充资料和练习题等)予以删除(可在相关网页查找到)。全书含14章,从物理海洋学概论出发,详细讨论了海洋的维度、形状、底质,海水的物理性质,水体特征分布,质量、盐分、热量、风力等与海洋的关系,数据分析工具,海洋
本书对近岸海洋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加强沿海开发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效应评估,可以避免因盲目和无序的开发建设活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加强海洋的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提高沿海的功能规划和海域管理水平。另外,研究成果有利于对比开发前后的环境变化,评价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环境发
本书是以*制订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为高等院校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编著的一本理论教材。本教材共有十章,先介绍海洋气象学中的有关定义、概念,再详细论述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每章结合了海洋学和气象学相通的知识点来进行介绍,包括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海洋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等,适合高校有关专业作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