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非物质文化标志和物质文化标志两大部分组成。非物质文化标志部分主要讲述了新巴尔虎左旗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巴尔虎长调》及其传承人宝音德力格尔、都古尔苏荣,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巴尔虎英雄史诗》及其传承人朋斯克王吉拉等已列入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以及本旗级非遗项目的所有内容。同时也包括了其他能够代表本旗文化标志的特色文
本书梳理了近两年武威市文化与旅游发展成效与进展,结合当前文化旅游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推动武威文化事业繁荣、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旅游业强动复苏的对策建议。本书主要分为总报告、综合篇、专题篇、个案篇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2022-2023年武威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武威市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路径研究;建设文
该书由非物质文化标志和物质文化标志两大部分组成。非物质文化标志部分主要介绍了新巴尔虎右旗已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及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如“巴尔虎通克”、《宝格德乌拉祭祀》、“巴尔虎木雕”及其传承人。同时也包括了其他能够代表本旗文化标志的特色文化项目。物质文化标志部分主要介绍了新巴尔虎右旗境内重要的历史
本书共三章,依次为俄侨文化在黑龙江地区,苏联文化在黑龙江地区,苏联解体后的中俄文化交流。全书阐述了百余年来俄苏文化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2021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长三角中小城市活力研究文化篇》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公开编辑出版的《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系列之一,此前已出版《2018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2019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2020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该书聚焦长三角中小城市文化活力,对长三角地区的60个县级行政区域的文化活力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名和
本书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主编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为对于新疆当地产生的文学、历史、语言学、旅游、教育等人文社科专题方向的研究论文集。 本书正文分为三辑,第一辑为古代及近代文学及历史研究,第二辑为考古、出土文献、旅游等学科研究,第三辑为语言学、语言教育等学科研究成果。学院将研究成果分类编辑,统合各辑,收录自隋唐至近现代的新疆
本书共6章,介绍了淮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淮河流域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医药、传统美术几个方面。书稿以淮河流域文化学术研究的成果为基础,语言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是已经出版的《非遗之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赏析》(1)和(2)的延续,本册收录了山东2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齐鲁大地的这些宝贵财富完好的记录下来。
本书主要关注的是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涵盖了南京的风俗。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的图片资料,全面介绍南京的特色非遗资源。南京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500年建城史、400多年建都史,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历史文脉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南京
《苏州山林图鉴》以苏州山林的空间属性为基准,组织有关历史进程、时空关系及自然、人文和发展等专题的内容,不同部分的内容之间可以相互参照,以书内链接加以说明并建立关联。《苏州山林图鉴》文字叙述与图照表述并重,其中,照片与图表按3个系列统一排序,并在书末附有照片索引和图表索引,以供读者检索。《苏州山林图鉴》所用照片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