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7》一书收录了截至2017年底得到国际地名委员会核准的49个海底地理实体,以及我国开展过调查但已被命名的18个海底地理实体,并参照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技术要求对我国已经发现的42个海底热液区的名称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和收录。此外,还收录了227个规范性地名,并将其他单位编制提交SCUFN核准
★缓坡情况平均沿岸流速度剖面具有与陡坡情况平均沿岸流速度剖面不同的分布特征。 ★1∶100坡度情况下线性不稳定特征同时存在前剪切和后剪切两个模式。 ★1∶40坡度情况下线性不稳定特征只存在后剪切不稳定模式。
本报告在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中关于国家创新指数的评价方法,从海洋创新环境、海洋创新投入、海洋创新产出、海洋创新绩效四个方面构建了国家海洋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本着以相对指标为主、绝对指标为辅的原则,选取5个分指数,25个指标
本书将珊瑚礁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介绍,包括珊瑚礁的基本概念、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地质、地貌、发育演化、环境记录、白化与生态修复、地下水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与保护管理、监测技术、岛礁工程、钙质砂的岩土力学性能等诸多方面。本书是50多位科技工作者在过去20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对国内外珊瑚礁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的
本书详细介绍了奇妙多姿的海洋生物世界。触摸海洋世界,将体会到大海的雄伟浩瀚和海洋生物的多姿多彩。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读者能够真切地探索无垠大海的各种秘密,领略神秘海底的各个场景。翻开本书,它将带领我们去探索辽阔神秘的海洋世界。
高分三号(GF-3)卫星是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陆兼顾的民用多极化SAR卫星,星上载有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GF-3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权益维护、海洋防灾减灾以及应对重大海洋环境事件、海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极地环境监测与航行保障等。并且用于灾害要素监测与风险评估、自然资源调查与国土测绘
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已逐渐从国家战略转化为地方经济实践、国民思想提升与理论知识建设的过程。本书忠实记录了中国海洋文化发展与践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从中国海洋文化体系建设到国民海洋意识的提高,从涉海遗产的发掘与传承到全球涉海事务的交流与合作。国家海洋文化管理机构与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强强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目标成像雷达,搭载于飞机和卫星之上。利用雷达天线相对目标的运动信号,SAR提供比传统波束扫描雷达更精细的空间分辨率。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已成为从广袤海洋获取动力信息的强有力工具。 本书旨在介绍SAR探测亚中尺度海洋动力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共有11章。主要介绍了海洋过程雷
本书汇集了我国三十年南大洋考察与研究的主要成果,反映了我国南大洋研究的重大进展,同时也展示了我国长期从事南大洋科学研究的各位科学家对我国极地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环境与资源已成为制约全球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南极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对维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袤的空间。我们相信,这些重要研究成果的取得,对促进我国南大洋科
对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产业管理、海岸带管理、海洋区划管理、海洋应急管理、海洋人才开发与管理等知识进行了介绍。力图从多元视角分析海洋综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