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表》包括三个部分,除了能让用户了解港口的潮汐状况,还间接列出了每个港口的潮汐特征数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潮汐表结合使用的专用图表。 《潮汐表(2018第5册印度洋沿岸含地中海及欧洲水域)》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共6册,分为中国沿岸3册和世界大洋区域8册。
本书为庆祝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成立30周年汇编而成,书中汇集了本单位近年研究项目中关于海洋国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未来我国海洋战略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书共分为五部分:海洋战略与规划、海洋法律与权益、海洋政策与管理、海洋经济与科技、海洋环境与资源。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文集(2017)》选定“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海洋管理”为主题,旨在以推动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进程为出发点,以深化海洋管理改革为着力点,启迪思想,博采众长,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方案和海洋管理的完善途径做出有益探索,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慧碰撞、信息分享、观点交流的平台,致力于打造海洋领域具影响力的专业
《我国海陆产业统筹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海陆统筹内涵的理论研究、海陆统筹下海陆产业的评价、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等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以期能够为推动海陆统筹战略,促进海陆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海陆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书总结了江苏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设经验,将系统建设的核心成果编制成册,全面、系统地展示江苏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成果,深化对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分析的认识,为后续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外海岛管理研究
本书主要介绍了浙江省温岭市海岛概况,地理环境,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和潮汐,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调查,海岛资源管理,以及海岛开发和保护利用建议。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所有生命的祖先都诞生在海洋之中。地球表面70%是海洋,从海面到几千米深的海底,生活着并不为我们所熟悉的各种生物。它们怎么生活,怎么捕食,怎么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生活?我们的海洋朋友等着我们去探索。
冯士筰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和环境海洋学家,本书沿其从事海洋科教事业55年以来的学术发展脉络,选取截至2017年能体现其各个时期学术贡献的35篇文章结集而成。其中既包括他关于潮汐和海洋环流基本认识的早期文章,也包括关于风暴潮动力——数值预报和产品研发工作的部分成果,以及有关拉格朗日余环流和物质长期输运过程的论文。
《海底构造原理》以地球系统为理念,以地球结构构造和物质组成的起源为主线,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概念、本质内涵和前沿研究;从现象到本质,从过程到机理,由表及里重点并系统介绍了地球、海水、洋壳、洋幔的成因认识、基本特征、发展与运行规律;按照认知海底构造的思想起源顺序,凝练概括了相关学说,包括大陆漂移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