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2023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创新论坛上各国专家的精彩发言和报告,展示了不同国家和高校在数字化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每篇报告都代表了当今数字教育领域的前沿思想和探索案例,涵盖了教学、科研、校园管理等多个方面。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共同推动全球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领导力,
本书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聚焦培养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为根本,基于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论述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概念阐释、理论溯源、历史经验、现状审视、目标内容、实施路径,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和理论思考。研究的主要问题为理论释义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大
本书的编者是大连大学历史学院的教师,本书的主体是历史学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任选课,总共36门课125个案例。书稿将中国史、世界史、区域史通过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每个案例均由案例名称、案例归类、授课目标、思政元素、引导升华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3篇关于课程思政的教研论文,该论文是教师们在授课完
百十薪火相传,前路再启新程。本书选用大量历史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以图述史,以图证史,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地反映同济土木系科110年发展历程,展现百十年同济土木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科实力和大师风采。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历史积淀,精选同济大学土木系科从1914年创办到1987年建院并校前的图片,向大家展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基于此,本书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探究”为题,具体介绍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建设、立体化模式、实效性、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及其教育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案例合集
本书为吉林省高教学会“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JX24D0254)”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研究聚焦于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首先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即介绍教育家以及教育家精神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而分析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本书是首都体育学院“以体育人”大思政课系列读本之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首都体育学院建校68年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全国输送了10余万名优秀体育人才。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书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研究的概念框架,研究了参与式领导风格、支持式领导风格、指导式领导风格、自我效能感和薪酬结构对基于战略计划的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设计的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措施是有效的,为湛江科技学院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同时也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传统产业的深入融合,各类智慧应用系统建设需求更趋迫切,信息化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技术越来越复杂,规模、难度、投资也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