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科学技术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科学精神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本文在中华传统文化视阈下探讨科学精神培育问题,阐述了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学界关于传统文化是否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的两
大科学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已逐渐成为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影响国计民生的战略因素。《漫话大科学基础设施》通过漫画的形式,以深
本书精选数十年来《文史哲》杂志所刊发的多篇概观或分析当代学术研究中某一学科、领域、问题、流派或范式的文章,作者多为所在学科的代表性学者。这些撰作从多个角度反映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状况与趋向,合而观之,亦可窥见当代人文研究之整体面貌,对现今及后世研究此段学术史,具有极高的价值。梁启超尝言史学以记述现代为重。当代人写当代史
本报告共分3个部分,基本框架如下。部分:总报告,即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历年权重,以及20012018年(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收集全2019年度相关统计数据)中国31个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得分、增长率及排名。第二部分:分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即选取不同的指标对科技创新竞争力进行分析,以及对科技创新竞争
本书立足首都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定位背景下评价科普能力现状、提升科普能力建设水平的迫切要求,开展首都科普能力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参考借鉴了国内外专业机构在科普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方面取得的先进成果和经验,从投入、产出、支撑条件等层面调研首都地区科普事业发展现状,总结梳理了首都科普能力建设的演进过程与主要特征,分析
本书以区域教育科研J组织的八年探索为例,从认识知识管理和组织变革、立足区域教育科研进行组织变革的设计、提升教育科研机构自身的集体效能感重塑组织信心、着力个体知识到组织知识的转化,以新知识流产生新核心竞争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政策服务和基层服务,建设知识共享联盟等方面,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多样有效的研
本书为专利局专利文献部组织编撰的2020年优秀专利文献研究成果集之一。旨在利用系列出版物平台,传播共享专利局各审查部门、各地审查协作中心的专利审查员、专利信息分析人员、专利布局研究人员的专利文献研究成果,以期提升我国的专利文献研究水平。
本书1987年首版,已被译为8种语言全球发行。30多年来,该书经过6次重大增补修订,已经成为英美高校科研方法类课程的经典教材,是全英美乃至全球学生和研究者操作科研项目、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入门指导书和参考书。 全书分三部分,包括从选择课题到撰写报告各个研究阶段的内容。部分涵盖了奠定研究基础的各部分内容,包括选择研究方法
本书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21年2月23日发布的《ISO战略2030》的中文译本。该战略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制定了包括愿景、使命、目标、优先事项在内的战略框架,强调发挥标准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确保ISO持续繁荣发展。根据该战略,ISO确定了组织的三大发展目标和六大优先事项,并制定了详细的衡量指标,
本书根据教育部最新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大学生自主创业时期的特点,在吸收和借鉴当今国内外市场创新思维的新观点、新方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科技创新理论、互联网及其科技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及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落地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全书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案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