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凝聚资深媒体人谭天教授十多年来关于新媒体新传播的探索,充分融入作者自身经历,体现出资深学者对于业界、学界以及生活的思索。书稿分传媒观察、网络评论、文化传播、读书与教书四个板块,收录《后春晚: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形态》《付费问答:别让娱乐驱逐知识》《“粉丝电影”是电影吗?》等四十余篇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和科研经历,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融媒体与融媒体时代;融合文化理论——理解媒介文化的新范式;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语态的演进;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创新求变;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发展探索;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实践研究。
本书为2020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选,共48篇文章,分为五个部分:5G时代深度融合路径、提升新型主流媒体“影响力”、锤炼“四力”的标杆、打造“融媒之纸”、讲好全球剧变中的中国故事,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深刻论述和剖析了新时代新的媒体环境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加强主流舆论、如果做好媒体融合创新、如何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发
传教士中文报刊介绍了相当丰富的西学知识,举凡数、理、化、天、地、生、医、农、文、史、哲、经、法、政治学、教育学、军事学,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到工程技术,无所不涉。其中,相当多的知识为中国人此前所不知,或较中国已有之知识先进。笔者曾细细翻过《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
本书以报刊与中国城市社会报刊与城市社会事件等为主题,综合近年来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编选成书,试图展示中国近代传播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构关系。所选文章涵盖了近年来近代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很多成果。
本书以媒介作为方法报刊、阅读与传播网络等为主题,综合近年来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编选成书,试图展示一种全新的媒介历史研究范式,在一定意义上引领媒介领域研究范式的转型。所选文章涵盖了近年来近代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很多成果。
媒体与政治的关系是新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媒体与政治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且二者关系随着时代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书通过大量的素材资料,分析了政治因素在新闻传播史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揭示了媒体与政治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我国当代新闻史的特点。作为以政治事件为个案研究新闻史的一个探索,本书对于研究如何促进媒体与政
曹聚仁(1900-1972)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身为报人、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与文学界、政界和新闻界诸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以“中间派”报人曹聚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报业言论活动、经营实践、新闻思想和政治思想为考察对象,以1920至1950年代海内外现存的报纸和杂志原件为主要研究材料,参考大量
《帝国边缘:明代东北亚陆路传播史》以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四域划分最为清晰的明代时期的东北亚地区陆路新闻信息传播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明代东北亚陆传播史的梳理来分析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与中国社会发展关系。本研究基本上采用时间为明线,以传播关系的变化为暗线,从明初东北亚地区传播帝国边疆清晰为开始,到明末中华文化在东北亚传播圈重
本书系统收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北洋大学等60余所高校的校刊近百种,为首次对民国时期大学校刊进行集中整理。这些资料有助于人们了解和认知民国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是大学校史编纂的重要档案,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