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精神的形成过程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地质精神的主体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地质界凝练的精神品质。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国地质界长期以来形成的精神品质,及其相关问题。本书共分五章:章界定了中国地质精神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地质精神的形成过程。第二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地质精神。第三章探讨了地质精神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个案。第
《大气湍流基础》系统论述了大气湍流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并尽可能反映该领域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大气湍流概论、大气湍流基本控制方程、大气湍流运动、湍流统计描述、近地面层相似性理论、近地面层大气湍流及地表参数、大气湍流观测法与数据处理、非定常大气湍流及其分析方法.大气湍流及其运动与大气科学各部分联
本书以培养学生测绘专业英语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为主要目的,涵盖了测绘类专业涉及的主要内容,既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测绘仪器;各种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等传统的测绘知识,还包括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测绘新技术。
油气是现代文明社会运转必需的自然资源,地震是毁家夺命的自然灾害。二者表面上毫不相干,实际上有密切联系。人工地震是勘探油气最重要的手段,地震是油气二次运移聚集的重要控制因素,油气开采也会引起地震。《震控成藏导论》是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初步研究成果的总结。介绍作者提出的震控成藏的概念、分析方法及主要的科学技术问题。
本书系统研究了GNSS大地边值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GNSS大地边值问题的Molodensky基数解、连续趋近解及实用解等,从实用的角度研究了利用GNSS大地边值问题计算似大地水准面的方法和具体流程等问题。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生产技术方法、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适用于基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蕴藏着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极为丰富的物质资源。没有海洋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人们总是对它有着无尽的向往和探索。《海洋密码科普丛书:大海的烦恼》讲述我们似乎揭开了一些笼罩在海洋上的迷雾,看到了海洋“真实”的面孔,随后却有更多的不解之迷摆在人类面前,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探索海洋的秘密。
《高空大气物理学(上册)(重排本)》系赵九章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课程时完成的教学与研究用的参考书。它系统地叙述了高层大气中的各种物理过程,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在1965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下册已编写完成,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出版,书稿散佚。
中国工程院“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了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系列研究丛书,包括综合研究卷、海洋探测与装备卷、海洋运载卷、海洋能源卷、海洋生物资源卷、海洋环境与生态卷和海陆关联卷,共七卷。
本书在准噶尔盆地近50多年油气勘探开发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对近30年天然气研究和勘探成果进行了总结。其中,对不同构造区带不同发育特征的天然气藏,从构造、沉积特征、圈闭条件、生储盖组合、天然气成因类型、成藏史等诸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和论证。重点对克拉美丽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