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在科学发展史上居于领先的地位,本书沿着时间的脉络,重温了人类天文学发展的伟大历程,结合思维导图的编写方式,为读者讲述了天体的存在形式及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宇宙的诞生(约138亿年前~约公元前3000年)、古代天文学时期(约公元前2999年~1299年)、经典天文学时期(1300年~1779年)、近代天
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了“引力波”的概念。此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求索中,“如何探测黑洞发来的信息”与“谁能率先捕获引力波”成为引力波物理学界竞技的方向。2015年9月,来自LIGO的“有趣现象”显示,人类终于捕捉到了引力波。深入引力波社群40余年的科学社会学家哈里·科林斯对此进行了实时记
本丛书是一套世界经典青少年科普读物。在书中,科普大师别莱利曼不仅向小读者们讲述了物理学、天文学、几何学、力学等的常识,还运用各种奇思妙想和让人意料不到的分析,激发小读者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本书介绍了“关于天的学说”中基本的内容。作者希望本书帮助读者们澄清一些基本的天文学现象,书中对于一些天文现象和材
每日一句心学名言,每月一则心学故事,日积月累通晓知行合一的大智慧! 每个人都能在王阳明心学中寻找到智慧和力量。《王阳明心学日历》从大量王阳明心学著作中,挑选出了365句对生活有用的心学金句,你不必花大把时间研究学习,只需在翻过一页页日历的零碎时间里,每天读一句心学语录,就能在日积月累中通晓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心学爱好
本天文年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表、月亮表、大行星表、天象及日月食等,可供一般天文和测量人员使用,大地测量、航海、航空等工作部门用的历书可以采用基本数据编算。
从诗意的文学想象,到严谨的科学探测,作者以讲故事的笔调,将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结合历史人物背景,详解天文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我们的邻居天体月亮,到遥远星系的距离测量方法。上篇“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正如其名,勾勒出历史上人类探索宇宙的漫长而奇妙的旅程,可谓是一部简明的“天文探索小史”。下篇“阅读与
《牛津通识课》系列丛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自1995年出版以来,该系列已经涉及数十种学科,包含近700本读物,全球销量过1000万册。《牛津通识课》的特点在于,每一本书对应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由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确保读者能在三小时内读完一本,并在读完之后搭建起一门关于该主题的专业级知识框架。目前,该丛书中的
这是一本角度独特、语言风趣、画面精美的旅行读物——《夜观星空——旅行者的天象书》。夜晚人人都体验过,但去关注它、探索它的人却不那么多。也许是因为你生活环境里的夜空仅剩下一片黑暗,看不到任何值得留念的风光。这本书要做的就是告诉你,如何短暂(或长久)地逃离这个只有人造光的世界,去寻觅其实从未远离人类的星光。LonelyPl
天文爱好者们在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往往会因夜空的纷繁迷乱而感到无所适从,对如何在漫天繁星中找到自己心仪的观测目标而不知所措。而《DK每月观星指南》将填补这一空白,使得更多的人能有机会走出家门,用肉眼或各种设备来观测自己心仪的目标。本书还为读者制订了每月的观测计划,指出了每月的观测亮点供读者选择,为爱好者从入门到进阶铺平了道
中国古代的台站和天文仪器是传统天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开始建立天文台和制作天文仪器。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以设计巧妙、制作精良、用途广泛闻名于世。本文就是从天文台开始,介绍中国历代包括圭表、日晷、浑仪、浑象、漏刻为主的天文仪器,并展示了古人所使用的天文理论和技术,以及应用这些技术所得到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