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气象卫星科学的口袋书,以问答的形式讲述风云气象卫星的故事,解读气象卫星相关的知识,问题诙谐有趣,解答通俗易懂,并配有相关的绘图以帮助读者理解。包括气象卫星的前世和今生、17颗风云卫星族谱、风云卫星的相关知识,以及卫星与百姓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是卫星航天知识普及的有效工具,也是卫星科普进校园、进山区、进农村、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气象学术期刊、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以及学术专著编辑出版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书中以标准的学术论著的结构为基本框架,结合大量气象学术论著实例(题名、摘要、量和单位、图表、参考义献、投稿与出版流程等),以问题案例分析为基础,使有学术论著写作需求的科技业务人员轻松掌握学术论著的写作知识,
《黄河流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共分为九章,前四章为科学基础,利用1961-2010年50年的气象资料翔实分析了黄河流域基本气候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观测事实及其演变规律,并对21世纪未来90年的气温、降水及其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进行预估。后5章为影响与适应,采用文献综述和部分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了过去50年
《咬秋》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生活在江南水乡一个普通家庭庆祝立秋节俗的故事。一大早,“我”就被爷爷叫醒,一起去集市上买肉。大伯、大姑、小姑他们全都回来了,大家一起忙着准备一顿丰盛的立秋盛宴。小姑在池塘边洗菜;奶奶坐在大木盆里采菱角;“我”和哥哥姐姐们摘葡萄、打小枣、钓河虾;厨房里,大伯、大姑等人忙着炒菜煮汤……吃过大
《气候变化教育读本》分为五个章节,采用参与式、体验式等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发掘现行教材中的气候相关知识点,将抽象的气候变化知识融入到灵活丰富的情景模拟、环保游戏等教育内容中,旨在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气候变化教育的相关内容。
本书收录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2018年在宁夏银川召开的“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上的部分论文。全书分为五部分,内容涵盖了云物理降水、人工增雨和防雹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检验和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经验和方法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应用研究等。本书可供从事人工影响天气的管理、业务技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三省红都,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毕节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享誉中外。本书利用毕节市1961-2018年详实可靠的气候资料以及近年来生态环境、大气成分、卫星遥
本书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和实践篇三部分,介绍了城市内涉防治设施规划方法与规划实践相关的各项内容。通过总结国内外城市内涉防治工程经验和梳理城市典型地区内涉防治设施规划的实践,对城市内涉防治工程的发展历程、技术革新以及其规划的体系、编制指引、技术方法、水力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大气环流和海洋热状况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以及热带气旋活动对大尺度环流和气候的反馈效应。第一部分阐述了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不同位相和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差异性,第二部分阐明了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对东亚-西北太平洋区域季风环流系统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对2015年全国降水及暴雨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综述;第2章从单站暴雨、连续性暴雨、区域性暴雨、主要暴雨过程等几个方面对2015年的暴雨进行索引;第3章对2015年41次主要暴雨过程的基本天气形势和降水演变特征进行概述;第4章对2015年10次重大暴雨事件从雨情、灾情及天气形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