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博弈问题。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国际气候谈判层面和国别政策层面。在国际层面简要阐述了学术界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的科学论争。在国别层面,选取了在气候论题上非常重要的几个国家,如美、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基础四国”等,分别阐述了各自的气候政策演变过程,并着力分析这种转变的动因所在。气候变化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监测、勘查成果、施工地质工作。是以现行国家有关地质灾害勘查规范的有关规定为主,并吸取了现行的有关地质灾害勘查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合理的内容。保持了2005年版《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
1:25万比如县幅(H46C001003)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是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的成果总结。该图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和“中央隆起带”及双湖—澜沧江结合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比如县幅H46C001003)》系统介绍了测区的地层序列,涉及(构造)岩石地层单位、侵人岩序列及火山活动、
空间信息网络集成了各种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发和应用系统,能够实现快速智能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制信息权优势的获得,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技术支撑,并将对军事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唐朝京、鲁智勇等著的《空间网络安全与验证》内容分为三部分:介绍了空间网络及架构;论述了空间网络安全策略、空间网络安全体
变幻多彩的地球——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四辑
《自然地理学原理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绪论及第一章至第六章,分别是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系统地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中编:地貌及其形态特征。包括第七章至第十五章,分别是地貌要素与地貌形态、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
林光辉编著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共分八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上述海洋公益性项目的基本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红树植物种质与种苗工程的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第三章研究了福建境内三个红树林湿地互花米草防控示范基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一
李志斐编著的这本《国际河流河口(地缘政治与中国权益思考)》从战略的高度,从政治、经济、安全的视角,探究中国的国际河流河口问题,意在告诉国人:它们虽处边陲之地,但事关中国之核心利益;意在告诉世界:中国的目光已经投向浩瀚的国际海洋,韬光养晦正在转变为创造性介入和积极作为。如何维护在国际河流河口上中国的广泛战略利益,已经成为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保持了2005年版《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总体框架、全部章节和主要内容,仅做了局部少量修订和补充。本次主要修订的内容有:更新了“主要引用和参考的规程规范”,并参照最新规范校核和修订了设计内容;按照三峡水库实际调度运行情况,对非汛期库水位下降速率进行了修订;对水
1:25万曲柔尕卡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加快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而下达实施的一个工作项目,该项目工作内容是西金乌兰湖—金沙江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曲柔尕卡幅I46C002003)》共分为7个章节,从地层、岩石、构造、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