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包括绪论、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和取代羧酸、对映异构、羧酸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和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等十五章内容。本教材针对的是高三毕业的高职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但是他们的化学知识可以说是薄弱的,所以在编写时注意知识的衔接,一些重要知
本书分别从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两个角度介绍了电化学还原CO2效能的提升策略。首先,提出了阳极氧化半反应强化CO2还原新技术,系统阐述了阳极氧化半反应介入阴极还原CO2过程的方式,揭示了CO2还原效能的强化机理;其次,优化设计阴极材料催化性能,改善CO2还原效果,介绍了一种高选择性还原CO2产甲酸的微米级B金属催化剂,阐明
首先,收集了浙江省内近25万条有关硒的数据资料,在1:5万精度,厘清了浙江省土壤和作物硒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总结了土壤理化性质、地质背景、土壤类型等对土壤硒富集的影响规律,其次,从浙江省实际出发,利用地球化学统计原理,引入水稻富硒率的概率,建立了更符合浙江省的富硒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标准,对浙江省耕地范围土壤进行了评价,圈定
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发行量最大的药学类专业高等教育教材,为我国药学类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广泛调研第八轮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拟根据药学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本轮教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
本书按照54-64学时,分12章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第三章“溶液”、第四章“胶体与表面现象”、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六章“电解质溶液与溶液的酸碱性”、第七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第九章“配位化合物
本书的章节设置与主教材一致,共分为21章。各章内容分为两部分:内容提要和习题解答。内容提要部分给出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习题解答部分给出教材各章习题的详细参考解答。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化学基本原理、水相体系平衡理论、物质结构理论及定量分析等。全书共十二章,具体为物质结构基础、气体、溶液和胶体、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沉淀溶液平衡和沉淀滴定、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吸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为方便教学,每章有“学习
本书共12章。本书内容上以元素周期系为框架来构建教材体系,以体现无机化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结构理论密切结合起来叙述元素化学,使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性知识得以系统化、条理化和规律化。本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在知识层次和编写方法上都认真把握了“中级”这个位置,并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与渗透,有很强的
本书以化学史上著名人物为线索,通过讲述每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以史为镜,以人为镜,重点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启迪性,深入浅出讲解化学发展的历史。全书分为4章,第1章中国化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陶瓷、造纸、印刷术、火药、炼丹术、医药等,以及一些优秀的中国民族实业家、化学家的故事。第2章世界近代化学,介绍了世界
本书共15章。前11章介绍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平衡、各种典型类型的反应、配位化合物、基础的化学分析方法、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12~15章介绍了与化学密切相关的一些交叉学科及化学在其中的应用。各章末都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