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组编而成。全书以记录当代历史、反映新闻传播教育实态为使命,主要展现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介绍新闻传播教育2019年度发展概况,各省市(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特点、各级各类新闻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新闻传播教育近百年来所涌现的教育家
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记者,首先就是要了解当下的媒介环境是怎样的,它对新闻业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未来的新闻业又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本书共分为新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进行的第六届(2017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活动的成果荟萃,是“治学例话”系列的第六辑。“治学例话”系列出版物中收录的每篇文章,由作者小传、论文原文、遴选意见和写作回眸四部分组成。《治学例话》(第六辑)收录了从201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众多新闻传播学论文中精心筛选出的高水准的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给新闻业带来机遇、挑战和想象——智能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不是前瞻,而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媒体产业链和生产流程,全新的新闻业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生长。人工智能技术究竟给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新闻分发带来哪些深刻改变?应置于更宏大的新闻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人工智能技术最重要的要素是数据、算法、算力
当下之中国,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除了热战、冷战、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更有无时不在,不见销烟却直抵人心,跌宕起伏、波诡云谲的舆论战!如何在大变局中,打赢舆论战,抢夺话语权?舆论战的本质是什么?西方舆论战都有哪些表现?我们该如何应对?中央网信办原副主任、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
失衡与流动:微博话语权研究
本书系融媒体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技术与传播的关系入手,分析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传播带来的冲击与变革,作者用辩证与批判的视角对后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介理论进行了探讨。下篇从新闻表达、媒介呈现、媒体融合等具体的媒体实践入手,集中探讨了后互
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每年出版一本,已经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和研究者的关注,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考研的重要参考书。书名冠以出版当年的年号,每年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都是对前一年我国新闻传播学各方面研究现状和学界业界热点问题的回顾,根据内容划分为不同板块。《解析中国新
人工智能催生促发传媒业深刻变革,带来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的影响,以及广泛的、深远的、革命性的重塑。人工智能为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不断取得人工智能在媒体运用关键技术的同时,新华社还重视国内外媒体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研究。2019年5月,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成立了“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变革与发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共空间的内涵和语义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空间的媒介属性已得到了普遍认可。作为媒介的公共空间附载着各种各样的符号,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符号都携带着或多或少的意义,并且这些意义在与人的文化背景相交叠时又会在接收与传播中不断产生新的意指。城市符号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地域文化的高度聚合,具有明显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