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共9章,包括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物理实验基本器具使用、基本物性的测量、基本物理常量的测量、电磁学专题实验、波动光学专题实验和其他专题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内容。全书以物理测量量为主线,突出实验设计思想,强调实验物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借鉴和采用相应的
声弹性作为力学与声学交叉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弹性结构耦合振动和声辐射特征及规律。本书全面系统介绍结构声弹性理论及振动和声辐射计算与建模方法,注重理论性、规律性和应用性。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第1~6章,下卷第7~10章。上卷介绍解析方法,主要包括无肋、加肋与分层无限大和有限大弹性平板、无限长和有限长弹性圆柱壳、弹性
本书第一版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第二版根据2013年江苏省启动的“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工作的要求修订。第三版根据《“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修订。并把数字化教学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教材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并结合长江大学专业特色和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二十年的学科建设、发展和实验教学方法、教学仪器改进的经验总结,我们重新编写了本教材。全书系统的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任务与基本要求,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相
本书是在大连理工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教学改革工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的主讲教材。全书共分六章。绪论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要求;第1章系统介绍了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技术
1900年左右,物理学家发现了像电子、质子和中子这样的粒子。这些发现被认可,使得他们能够预测原子的内部行为。然而,当他们将预测与实际的实验结果对比时却发现,经典物理学和力学的原理远不能解释原子尺度的现象。这种认识的形成,使量子物理学的出现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智力运动之一。今天,量子物理学无处不在:它解释了我们的计算机
本书针对教育部提出的新要求,将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入人文教育,实现对学生物理实验技能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和智慧的生活观适合国内高校中的非物理专业普通本科教学。
"本书是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为依据,在作者团队多年来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共分5章,第1章、第2章着重介绍物理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技术,第3章、第4章、第5章按基础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设
本书是为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玛丽女王工程学院编写的物理实验英文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测量与误差,不确定度评定,数据处理方法,常用物理实验仪器的原理结构和基本操作,基本的物理实验测量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涵盖了力、热、声、光、电、磁、近代等的14个实验。附录提供了物理量单位制,基本物理常数常量,物理实
本书聚焦量子力学中的方法论在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前沿课题中的应用,研究范围小到费米尺度的原子核及其在极端条件下的新物理和新现象,大到半径在10公里左右的中子星,涉及从微观到宇观的前沿热点问题。本书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融合作者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专题的形式介绍量子力学方法论在5个方面的前沿应用,包括变分法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