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影研究(第四辑)》收录了2018-2019年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研究成果、2019年在青海召开的“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的部分论文,涵盖了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及应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应用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经验和方法等五部分内容,旨在提高
《雄安气候》基于雄安新区Ⅸ域内容城、安新、雄县3个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70-2019年)的观测资料,介绍了雄安新区的气候概况;按照不同时间尺度分析了雄安新区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蒸发量5种主要气象要素,大风日数、冰雹日数、大雾日数等12种其他气象要素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了无霜期、积温及主要作物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
中国山洪灾害和防御实例研究与警示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异常成因及预测研究》系统介绍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异常大气环流特征、持续性早涝和旱涝急转环流特征,海温、北亚洲地面感热、青藏高原热状况、北半球高纬度海洋热状况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影响与机理,及其预测方法、模型和预测系统等方面的新研究成果。《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异常成因及预测研究》资料翔实、结
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之后,促进协定落地的实施细则磋商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中之重。本书将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行二十多年的历史,选择从巴黎会议(2015年)到卡托维兹会议(2018年)的磋商进程,阐述巴黎会议后全球气候治理背景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矛盾、实施细则成果,辩证分析气候治理的“统一”和“分裂
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
本书共分为三章,通过“冰雪之旅,穿越极地冒险和阴霾的天空”三节课,向孩子们介绍一些简单的气象学知识。内容上,以主人公眼镜博士的课程为主线,通过眼镜博士那神奇的眼镜,带孩子们走进科学世界里,让孩子们清楚地看到雪花是什么样的?雾霾又是怎么形成的!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解答孩子们对科学的各种疑问,从而使孩子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爱上科
本书利用大渡河流域典型代表性山地-贡嘎山和岷江流域代表性山地-米亚罗山区长期观测平台,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山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早期更新、功能性状以及养分利用策略以及群落生态特征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及其形成机制;针对长江河源区典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研究了对气候变化和冰冻圈要素变化的响应特
这是一套不简单的亲子游戏书,共分5册。孩子可以随着主人公“胖达”的脚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特色建筑、中国神话传说等不同的方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元素;通过找错的形式让父母与孩子开展有趣的互动游戏,加强亲子间的联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节气真智慧》爸爸教胖达
《湖南山地立体气候与特色农业》是根据雪峰山东西侧、武陵山区、南岭北缘山地、井冈山西侧212-1480m不同海拔高度26个点4年与11个点30年的气象梯度观测资料与新化雪峰山试验研究及实地考察资料分析而成。《湖南山地立体气候与特色农业》数据翔实,资料涵盖了近40年湖南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垂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趋利避害,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