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六章。分别讲述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概况;GNSS定位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GNSS测量的基本原理;GNSS测量的误差来源与影响;GNS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等。
本书共有十八个实训项目,分别是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GPS-RTK的认识与使用、南方CASS软件的使用、清华山维软件的使用、导线测量、GPS-RTK图根控制测量、数据传输、数据处理、草图法野外数据采集、电子平板法野外数据采集、编码法数据采集、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成图、地形图的绘制、数字地形图的整饰和输出、地形图要素的查询、计
本书共分八章,包括绪论、空间地图投影基本理论、卫星地面轨迹投影、空间方位投影、空间圆柱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圆锥投影、空间地图投影在遥感图像制图中的应用等。
地图符号在地理信息表达和可视化应用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现行各个部门之间所采用的地图及地图符号制作软件,在地图符号的制作流程、接口绘制、表达方式上都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部门之间的地图及地图符号库自成体系,不利于制图成果的共享。因此,矢量地图符号制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势在必行,以确保地理信息感知与认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
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一项关键的信息系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延伸。钟志农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成果,并结合作者近年来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科研以及对地理信息系统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这一领域内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包括十五章,主要内容有:GIS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方法、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设计方法、数据工程、数据质量控制、工程实施与测试、维护工程、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标准化、工程管理、软件工程环境等。本书内容丰富、组织严谨,原理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测量的基本误差理论,尤其是精度评定的几种常用指标;第二章测量平差原理,阐述了平差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条件平差,主要阐述如何应用条件平差法求最可靠值;第四章间接平差,主要阐述间接平差原理及其算例;第五章误差椭圆,具体阐述点位精度评定;第六章常用测量平差软件应用,介绍两种常用的成熟平差软件,平差易
《测量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在论述测量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测量工作的实际操作方法。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书结合已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新仪器方面重点介绍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和GPs技术、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多波束
本书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测绘新技术简介,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与习题。另外,本书配有《测量学基础实训指导书》(另册),是学生实践动手的依据和资料。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测量技
《测量学(第3版)》由陆国胜教授在第三版第10次印刷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补充了某些原理性的概念及操作方法的理论依据,删去了某些不适当的章节。经此次修订后,《测量学(第3版)》更体现了作为测绘专业基础课教材这一特点。 《测量学(第3版)》可供高等院校测量学教学使用,亦可供工程测量部门的作业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