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地球物理测井概论》全面介绍了地球物理测井的各种方法及综合解释的简单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电位测井方法、电阻率测井方法、声波测井方法、放射性测井方法、工程测井方法、生产测井(即套管井测井)方法以及综合解释方法及其应用。《高等学校教材:地球物理测井概论》的内容力求少而精、博而宽,既反映当前现场使用的各种方法
本标准代替CH/Tl0102001,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成果构成”(见4);——修改了“标记示例”(见8,2001版4.2);——删除了高程精度要求(见2001版5.4.2);——修改了“色彩模式”(见6.6,2001版6.6.1,6.6.2);——增加了“图式表达”(见6.6);——增加了“表
探险者是地球的先行者,历史的揭幕人,他们通过变幻莫测、曲折离奇、险象环生的史诗般的探险历程为人类发展史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引人入胜的探险故事.充满魅力的探险旅程,成就了一部人类悲壮的地理探险史。
本书系统介绍了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基本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理论与算法,以及数字摄影测图软件系统与工作站等。内容包括数字影像获取与处理基础、数字影像的特征提取与定位、数字影像定向、数字影像匹配、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微分纠正、数字矢量地图测制,以及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全书力争用通俗的语言叙述相关内容,对相关的理论模型与算法有
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无数先哲不断地探索着宇宙的奥秘,取得了无数的成果。可是,即使到了科学技术已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对宇宙本质的认识依旧是那么模糊。该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宇宙呢?我的观点就是自己构造一个宇宙。构造的基础基于两点。首先,宇宙的本质是简单的。因为是本质,所以是简单的。本质的作用体现在以简单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复杂
《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以我国实际地质条件为例,理论研究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建立了一套新的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方法,并以排烃量为评价标准建立了不同厚度、生烃潜力、顶面埋深条件下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理论下限、工业下限及分级评价标准。《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物质平衡原理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每当在夜晚来临,遥望星空时,总是会对宇宙星空有着无限的遐想。千百年来,人类对宇宙天文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浩瀚的宇宙,灿烂的星空,总能够吸引人类的目光,引发人们探索的兴趣。天空的确充满了美丽和梦幻,尽管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数百万光年地方的星星发射出的光芒,尽管人类的脚步已经踏上了月球,但宇宙和天空中
人类祖先仰望苍穹,但见星移斗转、日落月升,茫然和敬畏油然而生。宇宙从何而来?它最终又会向何处去?对茫茫太空的探索,是人类科学精神的永恒主题。本书真实记录了数百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轨迹:奇异的暗物质、神秘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惊人的宇宙暴胀、玄妙的时空涟漪……抽象晦涩的科学知识.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娓娓动听的科学故事;三次宇宙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玉霞、马聪丽、宋耀东。
我们头顶的天空是一个神秘有趣的世界,千百年来它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和发现这里的秘密。在古代,人们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而在现代,对宇宙的了解程度更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对宇宙的探索也是促进科学进步的主要途径之一。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书挑选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