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介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的指导手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类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大,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越来越引起中外防灾、减灾领域的普遍重视。本书在气象、科研、高校和业务等单位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4篇36章,内容涉及区域规划、重大工程以及各类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
本书利用2010—2018年新疆区域1345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天气雷达、风云卫星、风廓线雷达、GPS/met水汽探测仪等资料,给出了新疆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定义;从预报业务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新疆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尺度背景、主要影响系统、高低空天气系统配置、典型探空特征及差异、中尺度系统特征
本年鉴是对2010年全国气象干旱的全面记录、分析和综述。第1章描述2010年全国气候特点与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第2章诊断全国重大区域干旱事件的特征与成因;第3章分析四季气象干旱特征;第4章记述干旱的影响;第5章介绍抗旱减灾重大服务情况;第6章阐述2010年全球气象干旱特征、全球重大气象干旱事件及其成因。本年鉴比较全
本书介绍了京津冀环境气象的监测及预报业务,内容涉及整体布局和业务发展现状,包括大气成分观测现状及主要观测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天气成因;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京津冀环境气象模式的发展与应用;环境气象业务体系及系统建设。这些内容有利于读者系统了解京津冀环境气象现状,深入认识京津冀环境污染的机理研究,可为大气环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气象学术期刊、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以及学术专著编辑出版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书中以标准的学术论著的结构为基本框架,结合大量气象学术论著实例(题名、摘要、量和单位、图表、参考义献、投稿与出版流程等),以问题案例分析为基础,使有学术论著写作需求的科技业务人员轻松掌握学术论著的写作知识,
《黄河流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共分为九章,前四章为科学基础,利用1961-2010年50年的气象资料翔实分析了黄河流域基本气候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观测事实及其演变规律,并对21世纪未来90年的气温、降水及其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进行预估。后5章为影响与适应,采用文献综述和部分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了过去50年
本书收录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2018年在宁夏银川召开的“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上的部分论文。全书分为五部分,内容涵盖了云物理降水、人工增雨和防雹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检验和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经验和方法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应用研究等。本书可供从事人工影响天气的管理、业务技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三省红都,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毕节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享誉中外。本书利用毕节市1961-2018年详实可靠的气候资料以及近年来生态环境、大气成分、卫星遥
本书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和实践篇三部分,介绍了城市内涉防治设施规划方法与规划实践相关的各项内容。通过总结国内外城市内涉防治工程经验和梳理城市典型地区内涉防治设施规划的实践,对城市内涉防治工程的发展历程、技术革新以及其规划的体系、编制指引、技术方法、水力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对2015年全国降水及暴雨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综述;第2章从单站暴雨、连续性暴雨、区域性暴雨、主要暴雨过程等几个方面对2015年的暴雨进行索引;第3章对2015年41次主要暴雨过程的基本天气形势和降水演变特征进行概述;第4章对2015年10次重大暴雨事件从雨情、灾情及天气形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