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南先生亲自撰成《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讲述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内容发人深省。其后,他随缘讲课,内容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或讲述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或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
本书稿着眼于建成“现代化强国”和建设“教育强国”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如何实现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的结合?如何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如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教育体系?如何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的教育公平
雷通群在各大学讲授《西洋教育史》及《中国教育史》多年,每讲一次,均编有系统之讲义,本书即是依据其在中山大学所编相关讲义增删而成的。该书从教育史的意义谈起,论述了西方的教育成果及政策、文化等,甫一出版,便被当时的师范院校及各大学教育系用为教材,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教育学著作之一。
本书面向亚太、美洲、欧洲等地区,遴选了一批典型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案例。案例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国家,涉及了新兴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培训、在线学习社区、在线教育等多个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重大专题。本书对每个案例实施背景、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成效等进行了深入解析,并探讨了
全书总体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上编分为2章,下编分为3章。上编主讲中国教育管理史,阐述了从先秦的奴隶社会时期到清朝的封建社会末年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下编为外国教育管理史,呈现了从古希腊时期直至西方近代以来,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思想潮流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扩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品牌的影响力非常重要。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如何在中国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出版这样一套中国教育改革40年丛
本书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出发,围绕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等工程教育、STEM教育、高校智库等主要研究议题,深人剖析当前促进创新发展的教育政策制定问题。围绕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内容,系统分析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动态环境,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的原则和顶层框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探讨人才培育和成长的规律和机理,以构建涵盖
《教育公平:范例与经验》主要针对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包括性另平等问题,报告了全球一系列有效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独特案例,涵盖了从学前到研究生的各个教育阶段,展示了不同国家应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各种策略;书中的经验与案例,值得我国研究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