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弹性体非线性本构理论》组要包括经典本构关系原理、非线性本构原理、非线性本构层次、非线性本构影响因素、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复合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以及在热力、磁力、电力、热电、热磁方面的具体应用。
本书是为参加国家高等教育房屋建筑工程专业自学考试人员编写的结构力学教材,按2011年新修订的结构力学(一)自学考试大纲编写。全书共9章,包括绪论、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三铰拱、静定平面桁架、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各章均附有习题和习题答案,并有阶段测试题和综合测试题。
无网格方法是当今科学与工程计算方法的研究热点,《连续体力学的重构核粒子法》介绍了将改进的重构核粒子法的边界节点无网格形函数和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结合,而形成的连续体力学的重构核粒子边界无单元法及其与有限元的耦合方法;介绍了相应的断裂力学分析的重构核粒子边界无单元法。这些边界无网格法不仅具有无网格法的优点,同时具有降维的特性
《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在妥善处理传统内容的继承和现代科学成果的引进以及知识的传承和能力、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是一套具有新内容、新体系,论述严谨,重视基础与工程应用,重视能力培养的新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篇章。其中静力学包括静力学基
流动非线性及其同伦分析: 流体力学和传热(英文版)
结构力学是力学系列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土木、交通、地下、水利水工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上,既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后续专业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和抗震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还是报考结构工程
《结构力学教程2:专题教程(第3版)》是在第1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以本教材为基础的教学实践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结构力学”课程被评为2003年度国家
Thisbookisaboutthemathematicsofpercolationtheory,withtheemphasisuponpresentingtheshortestrigorousproofsofthemainfacts.Ihavemadecertainsacrificesinordertomaximiz
《气体动力学基础(2011年修订本)》共十二章,讨论了气体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本书首先介绍学习气体动力学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然后较详细地研究可压缩流体一维定常流动的理论,以及超声速流中膨胀波和激波的理论,继而较深入地研究各种类别的一维定常管流的理论,对多维流动和黏性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也做了较系统的讨论。此外,本书还
本书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导下,由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力学类专业制订的专业规范。内容包括:力学专业的教育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