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探讨了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媒创业者所需的素养及其教育模式。首先,从传播学理论层面分析媒体深度融合对传媒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接着,从影视摄制、综艺节目制作、网络自媒体、文创服务四个领域出发,分析相关领域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创业热点,并根据实际创业案例,初步提出了传媒创新创业人才素养框架,分析了传媒
在信息时代,编目工作不仅是图书馆员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信息行业的中心。它通过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手段,将无序信息转化为可利用的知识资产,从而支撑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高效运转与创新发展。 《从编目到元数据:心路历程》一书旨在为元数据创建领域提供一个有效的理论与方法论导论。书中辅以丰富的实例和参考资料,系统介绍了从编目到元数据创
日本POLA美术馆于2002年9月才刚刚开业,共有9500件收藏艺术品。这些有价值的艺术品全部是POLA集团会长铃木常司的个人所藏。他历时40多载主要搜集了19世纪法国印象派的珍品共达400多件,此外,还有日本洋画,日本画,东洋陶瓷,玻璃工艺,化妆道具等,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质量很高。同时请日建设计公司安田幸一设计,“
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随处可见指向特定意图的传播,即意图性传播。所有意图性传播都必须基于特定的媒体,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只有掌握正确的媒体应用方式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本书主要关注媒体应用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内容包括:媒体应用视野中的媒体类型、媒体应用的方式、媒体导向的材料和媒体导向的活动。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
《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致力于创建多元对话的传播创新研究学术空间。本集刊采用专家匿名审稿制度,评审标准仅以学术创新为依据,每年出版两辑。 《传播创新研究》深深扎根中国传播创新实践,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
从报业制度变迁角度看,近代报业经营史就是报业公司制建立和演变的历程。因此以公司制为视角,可将近代报业经营史划分为四个时段:19世纪初叶至20世纪初叶,晚清报业股份制的诞生与演进时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民国报业的现代企业化经营时期;20世纪30年代,报业公司制普及时期;20世纪40年代,报业托拉斯化倾向的发展时期。基于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结项成果。本书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传播伦理基础,对智能内容生产全生命周期中涉及的传播伦理问题与人机互动关系进行介绍。随后,本书对政府、媒体、公众、互联网平台等多元化行动主体在智能内容生产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智能采集、智能生成、智能分发等生产环节中的具体
本书是由希赛软考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与培训教材。它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对历年试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对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深化。通过阅读本书,考生可以全面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熟悉考试方法、试题形式、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考试内容的分布。同时,本书还提供了解
本书主要通过对民生状况的分析,阐述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从而揭示民生新闻引发舆论的基本原理。民生新闻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要把三贴近作为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推出的新闻节目新形式。但随着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主要是我们对民生新闻如何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还认识不足。诸如民生新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4)》以媒体融合的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题,对2023~2024年中国媒体融合实践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考察,促进数智深融、新质传播,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建设提供智库支持。全书分为“总报告”“形势发展篇”“专题篇”“案例篇”四个部分,全面分析2024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存在的问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