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梁昆淼老师编写的《数学物理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物理学“101”核心教材编写要求改编而成的。此次改编,保持了原书的基本结构和特色,更新了部分内容。全书由复变函数论、数学物理方程两部分组成,以常见物理问题中三类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建立和求解为中心内容。本书数学紧密联系物理,内容讲解流畅。本书可
"本书为物理学“101计划”核心教材,详细阐述了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数学框架及其在不同空间维度的应用,如玻恩概率诠释、薛定谔方程、一维和三维量子系统、角动量理论与自旋等。书中通过实例和习题辅助教学,旨在帮助物理和化学专业的学生及研究人员深入理解量子力学原理和计算技巧。全书共十一章,涵盖了量子论的诞生、玻恩概率诠释和薛定
2017年由程永进和龙光芝主编的《大学物理教程》(上、下册),已经过多年使用。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编者团队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决定对本套教材进行必要的修订。本次修订主要对第一版中的文字、公式、图表等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改,表述上进行润色处理,并且根据现行教学大纲,调整上、下册的内容,增加课程思政
"本书是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编写而成的。本书涵盖了“基本要求”中所有的核心内容,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扩展内容,供不同专业的师生选用。本书适当优化了经典物理内容,加强了对近代和现代物理内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第二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一版是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原著教材《电磁学》(1980年)(该书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国家教委级一等奖)。此次修订注意保持原版的基本风格,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编写而成的,由上、下两册组成。上册涵盖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运动的守恒定律、刚体的定轴转动、狭义相对论基础、机械振动、波动概论、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等内容;下册涵盖电学、磁学、光学以及量子力学基础等内容。本
本书的主要特点:结合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简化《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部分B类内容,弱化对公式来源的过程的推导,降低数学上的运算,同时加强对A类内容、公式和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挑选出难度适中的例题、习题,让学生在学习和课后自学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一些重要的章节中
本书是在2008年湖北省四所民办高校合编的“大学物理”系列教材以及2014年合编的“大学物理教程”系列教材基础上完成的。本书吸取了近年来我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学物理”湖北省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理念和经验,参考了国内外部分优秀教材。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力学、狭义相对论和
本书是谢柏林等所编《大学物理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的配套用书,内容涵盖了教材上、下册的全部20章,编排顺序不变。本书每章都包含四部分内容:教学基本要求与重难点、知识网络结构图、基本内容提示与剖析、解题指导与典型例题。在教学基本要求下融入课程思政,在知识点和能力点基础上增加素质点。每章构建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本书严格遵循《理工专业大学物理课程基本教学要求》及《理工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基本教学要求》精心编纂,旨在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物理知识框架。它不仅涵盖了构成学生科学素养基石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论及实用方法,还巧妙划分了力学、机械振荡与波、光学、静电学、磁学、热力学以及引领科学前沿的现代物理学等七大核心板块。此书不仅是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