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示了一种替代方法在高能天体物理学中的实际应用。在高能天体物理过程中,单次碰撞伴随着许多具有不同性质的二次粒子的出现。要描述这样一个系统在测量时刻的无穷小演化,就像推导具有守恒粒子数的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时通常做的那样,必须知道它的开始阶段或者多粒子分布的无限族。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伴随(在拉格朗日的意义上)数学形式,其中
本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本书以新型SAR遥感成像机理—信息处理—参数反演—环境认知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突破口,聚焦环境雷达遥感研究,详细论述了近期在极化SAR、极化干涉SAR、极化层析SAR和超高分辨率SAR环境参数获取方法以及面向环境参数观测的SAR信息一体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取得的系列创新性
本书全面阐述了大地测量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作业方法,介绍了大地测量技术从内业到外业的所有作业流程。重点讲述了地面边角测量、高程测量、水准网测量、三维控制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的原理和相关仪器的操作;分析了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流程;论述了大地测量实施方案制定、生产管理、检查验收等质量管理内容;最后对大地
本书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上统延长组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从地表露头、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及实验等实际资料入手,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尺度裂缝发育特征、主控因素与成因机制、关键参数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一套储层地质力学非均质建模方法,形成裂缝性储层双孔双渗建模新思路;此外,基于有限元与离
本书聚焦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中的核心动力机制,从基本方程组出发,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气候系统中的多种大气-海洋耦合现象。内容涉及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跨热带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要异常模态、热带与热带外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变化。通过大量插图和通俗浅显的叙述,辅以经典文献中的
1999年9月11日,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贝努。它源于太阳系诞生之初,蕴含着揭示生命起源奥秘的关键线索,因而科学意义非凡。同时预测显示,贝努有可能在2182年9月24日与地球相撞。NASA首席研究员但丁·劳雷塔博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从贝努表面获取了珍贵样本,以期解开生命起源之谜并防范潜在的灾难。在本书中,
本书分为三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第1章至第5章)主要讨论了大气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第6章至第8章)主要介绍了必要的流体动力学背景知识,并以大气为例进行了讨论,第三部分(第9章至第12章)主要讨论了海洋环流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本教材是为适应新时期地质类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和地矿工作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12章,分别阐述了矿田构造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等,矿液运移的动力、通道和方向,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侵入体及接触带构造和火山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岩浆-热液矿床、沉积-热水沉积矿床、变质矿床和油气矿床聚矿构造系统的特点和控矿规律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海底表层地质取样技术与装备、搭载式探测与取样技术及装备、海底钻机钻探技术与装备、海洋地质勘探母船配套甲板支持系统、钻探船技术与装备。
庙岛群岛纵列于渤海海峡之中,处于渤海和黄海交汇之界,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本书以图集的形式展示了2018—2022年庙岛群岛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书中图片均为各年度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要素的分布图,具体包括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海水环境要素分布图,重金属、硫化物、石油类、有机碳等沉积环境要素分布图,以及浮游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