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风险极大影响了城市系统的平稳运行,对城市的安全发展提出了挑战。城市韧性建设在洪涝灾害防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引导着城市的灾害治理从“灾后如何应对”的被动管理转向“灾前如何预防、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积极恢复”的主动治理视角。本书将城市韧性理念融入城市洪涝灾害治理范式,对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进行概念界定、多维度阐
气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逐年递增。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与风险管理的理念不断提升和改进。本书强调知识性与思想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融合,融入多年科研成果理论,系统介绍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国内外**进展。全书共14章,首先概述了气象灾害的分类和特点,然后分别介绍了洪涝、干旱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对2020年全国降水及暴雨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综述;第2章从单站暴雨、连续性暴雨、区域性暴雨、主要暴雨过程等几个方面对2020年的暴雨进行索引;第3章对2020年37次主要暴雨过程的基本天气形势和降水演变特征进行概述;第4章对2020年10次重大暴雨事件从雨情、灾情及天气形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
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重点描述和分析2002年重大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及其成因;第2章按灾种分析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局地强对流、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雷电、高温热浪、酸雨、农业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发生的特点、重大事例,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第3、4章分别从月和省
本书为全国气象部门征集的有关智慧气象服务和基层防灾减灾优秀论文选编,结集出版,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规划》、第七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文件,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强化气象服务核心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气象服务机制创新。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暴雨、高温、低温、干旱及洪水灾害的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及孕灾环境脆弱性,完成了中巴经济走廊气象水文灾害单灾种风险评估和多灾种的综合风险评估。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气象水文灾害的研究背景、进展及本书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研究区概况、气象水文灾害特征及成因;第3~7章基于多源数据分别介绍中
本书主要利用西藏阿里地区三个人工气象观测站1973—2020年气象资料,系统分析和描述了阿里地区、噶尔县、改则县、普兰县以及其他四个县自然地理环境、站点概况、基本气候状况、气候变化特征和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等内容。本书对阿里地区噶尔县、改则县、普兰县和其他四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本书分8章:第1章为冰雹的基本特征,第2章为雹胚与裂瓣,第3章为冰雹的微测量与试验,第4章为冰雹的双线偏振雷达观测研究,第5章为冰雹与闪电,第6章为雹暴系统中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与降雹,第7章为人工防雹作业及其观测。
《雷电安全风险评估》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风险评估基础、风险控制、风险处理等内容,其中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数理基础、风险控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IEC62305-2风险管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实例等内容。
本书以气象台站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高分辨率全球陆面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多源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对刻画青藏高原不同尺度降水变化特征的适用性,可为开展高原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探讨青藏高原冬季降水雪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异常配置,阐明高原冬季降水的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热带海温对高原冬季降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