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研究:人类传受观念与行为的变迁》超越传统的“强、弱、强”模式,以“受众观”为线索,将效果研究及其主要理论归结为五个阶段:大众传播效果研究起步期、聚焦个体态度和行为的效果研究、人际关系视野中的效果研究、“积极受众”影响下的效果研究、以认知为核心的效果研究。 各阶段的主要理论流派;从佩恩基金会的研究、4W效果模式、
《简明中国古代书籍史(修订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2008年5月起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成立于197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初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改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建社近三十年,依托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并与国内外著名图书馆密切合作
本书是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持的“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对中国传媒2007年做了一个全面、综合、理性的回顾,全书分为三编,分别是2007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与研究评述、重大项目专题研究报告和2007年中国媒体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本书由全国众多的传媒与新闻专业注明教授、专家主持完成,其理论分析详尽,观点融前沿性、实用性为一
已经成为世界展览业主流的专业性展览会为二级城市展览业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东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主办方作为展览会的中介机构,组织举办展览会的目的就是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一个展示、交易、沟通的综合平台,参展商与专业观众是展览会的终端客户,是展览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本文的研究焦点为:对于二级城市而言,主办方如何
中国书业面临双重挑战:信息时代电子媒介的替代效应和向完全市场化转轨的困境。要走出低谷,把中国出版者的眼光引向世界,引向未来,我们应当认识国际书业的动态,并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本书主要以英、美、德、日、法、俄、澳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具有国际代表性的书业组织的规模、机构类型、经营管理、出版政策、编辑与制作
本套教材在“单词”“句型语法”“正文”“会话练习”等各个环节都将IT方面的相关内容予以覆盖。通过本套教材的学习,既可以掌握初级日语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又可熟记计算机专业词汇及口语的惯用表达,从而为学习者从事IT相关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
《中外新闻传播史》最突出的特色有三:其一是古今贯通,中外合璧,详今略古,线索分明,人类历史舞台上演出的新闻传播话剧尽在卷中。其二是三维空间,立体架构。《中外新闻传播史》突破了前人新闻史著述局限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单一格局,试图将新闻传播史拓展为新闻事业、新闻制度、新闻观念三个层面,立体地架构了新闻传播历史的三维空间,历史的
从努力满足改革不断深化中的新闻业界的需求,努力满足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的需求和努力回答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以及业界所面对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等三个目的出发,《中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书系》有新的特色。书系在选题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如《城市新闻学》、《新媒介新闻学》、《台湾新闻传播概论》,等等。这只是第一批,相信随着新书的不断推出
本项研究是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SSCI、A&FICI和ISSHP三大国际检索工具在19952004年期间收录我国(包括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论文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论文的数量、国际排名、学科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文种分布、国内外合著以及被引用和引用等情况。从一个方面揭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走向世界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