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报告2004(第1卷)》系统汇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基本资料,并按照代表性、准确性、实用性的要求进行精选,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汇编成册,反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全貌,真实地再现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作用,努力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资料庠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文献。
《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报告(2005)(第2卷)》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和东盟国家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巡馆,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双边会见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系统梳理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进程,积极纳入了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特点在于:立足中国社会、文化的语境之中,以跨文化传播学的基础概念、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基本命题为核心,全面呈现理解跨文化传播实践、开展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符号、文化、社会、心理、技术、能力和全球社会等层面的认知视角和分析范
本书自2004年出版以来,引起广大朋友的关注,有赞誉,也有好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及师生群体,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内容上围绕会展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方法和途径这一主题,强化了理论深度,丰富了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资料,使本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每一章增加了本章概要、本
《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报告(2006)(第3卷)》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峰会的举行,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见,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拜会东盟国家领导人,纪念峰会的重要成果和重大意义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网络传播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为多门学科的研究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网络传播从技术到应用已不仅仅是互联网,还包括移动通信、传统传播网络(如广播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互联网本身,也从Web1.0
《节事目的地与场馆营销》聚焦于节事行业尤其是会议业的目的地与场馆的营销。它将学术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节事行业的从业者与节事会展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如下理论性与操作性俱佳的内容:会议业最新的观点、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与会议业主要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原则;会议目的地与场馆营销的趋势和主要问题;目的地与场馆的战略性营销计划、投
本书回顾了150多年的世博会历史,介绍了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博览会”至2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28届世博会,内容涉及建筑、科技、文化艺术和生活理念等各个方面。
《传媒英语》共有十四个单元,每单元的设计课时为四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学生的专业从中挑选部分单元作为授课内容。对于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建议使用每单元的IntensiveReading和Task部分,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传媒专业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水平。对于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本科生、高职高专
会展经济是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由会展商品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各个环节组成的各种经济组织及相关经济活动主体共同构成,具有内在运行规律和机制的有机整体,是以会展产业为中心,其他相关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新兴经济形态。 会展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尚处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这对研究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