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为了对中职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包括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职业之美五个部分,具体内容是绘画、书法、雕刻、中国建筑、西方建筑、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话剧、影视、语言、意象、情感、境界、民族记忆、民族印象、健康体魄等各方面的美学欣赏。全书图片都是彩图,内容丰富,效果精美,能够给学生提供美的享受,让
本书精选了两位经验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师的系列论文,全面覆盖了初中数学教育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数学理论的前沿研究、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实施以及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作者们不仅深入探讨了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教学策略,还特别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本书为初中
本书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方案为理论背景,大量的教学一线案例为例证,从“学习即成长”“读思得丰盈”“求变方能变”“修炼在日常”“课改正当时”“写作促提纯”“互助致行远”等七个维度,系统性探究教师学习力的修炼技巧与超越路径,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提升和技能增长台阶,助力教师逐渐形成专业知识、专业技
亲子关系的困境,本质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回声。作者以细腻的洞察指出:孩子呈现的“果”,往往深埋着父母未愈的“因”。当我们凝视孩子的眼睛,看见的或许是自己幼年时未说出口的委屈;当我们触碰孩子的抗拒,感知的也许是曾经未被接纳的自己。这种代际传承的情绪密码若不破译,终将在时光长河中形成宿命般的涟漪。 生命的流转
为集中展示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成果,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项目的成效与经验,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将组织编写《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优秀案例选编》。内容为2022年度及2023年度由教改经费、双一流经费支持建设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项目的成果。全书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
《媒介经营与管理(第二版)》紧跟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发展浪潮,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传媒产业带来的颠覆式创新和破坏性变革;着眼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媒介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影响,深入探讨其如何重塑媒介产品生产、分发和商业模式,并将数据获取、智能服务、情感支持和创作工具等功能融
《报为中用?——上海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定位与变革(1872—1912)》聚焦晚清上海的新式报刊《申报》,细致展示了它如何通过借用传统体裁、引述圣人之言以及转载京报等方式,最终成为一份中国的报纸。本书表明早期中文新报并非一种尚未“成熟”的媒体,而是在跨文化情境中形成的一种创造性成果;亦考察了报刊在推动社会与观念变革、塑造
复旦大学1920年始设置教育学类课程。1929年复旦设立教育学系,1951年7月,复旦大学教育系整体划入华东师范大学。改革开放后,复旦大学教育学科得以重建。1986年成立了独立建制的高等教育研究所。1996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高等教育研究所已经成为从事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政府和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的科学研
全书以教学科研为主线,以教书育人为中心。凡与此相关的人和事,均属此书收编范围,尽可能做到重大的条目不被遗漏。全书采用编年记事体,以时系事,按年、月、日记述历史学系百年来发生的有影响有价值的人和事。全书以真求实为原则,力求简明扼要,述而不论,点到为止。同时配有有价值的图片,以文驭图,图文并茂。资料来源以档案资料、日记、手
《协同AI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是吴向东老师、吴英梓老师指导教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书。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来对批判性教学的研究及实践经验,顺应AI时代下我国对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需求,提出了协同AI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模式,对教师如何协同AI进行教学提供了具有实践性的指导。 作为对于见证并伴随着AI一同成长的新一代批判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