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文化产业相关内容研究的论集。关注的重点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文章主要从学术前沿、市场消费、产业创新、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版权经济、博士论坛等板块,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探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和新特征,论文内容大多涉及经济、管理、艺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国
本书以宏观视野全景式回顾了2023年中国科幻的发展态势,深度剖析新亮点与趋势。全书涵盖综述、专论与资料三大板块,广泛触及科幻创作、产业、研究、译介、教育、活动及艺术等多个维度。专论部分聚焦热点,如《三体》电视剧的视觉特效盛宴、《云深》舞台剧的创作轨迹,以及中国科幻小说的“或然历史”构想等。资料篇系统整理了科幻图书、影视
本书由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2023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汇集而成。内容涉及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遗产保护、版权保护、文化产业“走出去”、出版数字化转型、文化立法、媒体融合、文化产业安全等领域。既有宏观层面上对文化产业的整体把控和理论研究,也有微观层面上对传媒业管理的探讨。
本书是明远通识文库之一,是四川大学多位专家学者联手为广大青年读者编写的通识教育读本。本书以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互动为主要内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出发,筛选出饮食、建筑、企业、教育、社交、婚恋、消费、生死八个议题,展现了全球化时代媒介融合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形象。本书旨在展现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互动,
《地方学研究(第9辑)》由北京学研究所编辑出版,以基于亚洲文化视角”为本辑的副标题,共收录文章17篇,其中8篇选自北京学基地开设的“东亚首都文化”和“亚洲地方文化”系列讲座的报告内9篇为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的“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学生创新项目等课题研究成果。本辑文章内容丰富,涉及东亚文化
创新实践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创新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新形态。本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理论依托,从历史、比较和结构多维度多方面对创新文化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试图实现创新文化的中国化时代化整合以及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与其他环境因素的整合。其主要目的就是用理论带动实践,使创新发展理念得到全
为满足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教育教材建设、案例教学需求,由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编写《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本书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党中央明确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十六个方面战略部署为框架,采用一个主题涵盖多个案例的框架结构,收入了45个案例,
本稿是一部展现深圳2022年探索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研究论文集。包括总报告1篇,“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栏7篇,“人文湾区与文化艺术”栏8篇,“文化流动与创意城市”栏7篇,一共4栏23篇。对新兴城市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类型选择与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对经济、技术、公共文化和社会机制与新兴城市文化流动和
本书是一部展现深圳2023年以来文化创新成果及探索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研究论文集。由深圳社科院组稿,本稿是深圳社科院“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系列丛书的年度项目。5个专题栏目、24篇原创论文。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高度,对新兴城市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动力机
《非遗传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创办,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骥才为集刊名誉主编。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为顾问。主要收录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史料与掌故、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