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局波谲云诡,读报人在大变局中呈现何种面相?作为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的报刊是意义呈现的窗口。本卷以北洋政府时期报刊阅读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事件史为线索,通过深描政治阅读、文化阅读、社会阅读的联动机制,勾勒政党性报刊、思想类报刊与商业报刊阅读的阶段特征。大变局催生复杂的阅读景观,在具体文本中得以展现。本卷提供了五个观察视角:
阅读产生知识,知识催生信仰。晚清的报刊阅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本卷以晚清社会变革为背景,以报刊发展为线索,以读者阅读为中心,在时空交织中建构报刊、读者和社会变迁的多元图景。晚清时势对读者的报刊阅读有着直接影响。从早期少数开明士绅通过宗教报刊对世界知识的理解,到甲午之后新学新政的蔓延,乃至清末学生阅读革命报刊的热潮,报刊
如果说报刊是时代与社会的镜像,读报人的记录是镜像投出的光影,那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报刊阅读呈现出何种图景呢?纷乱时局折射了蓬勃且多元的阅读景象。青年学生的读报活动与思想转变、报刊舆论与学生运动、抗日宣传与读者反响、民主观念传播与知识分子读报活动、社会思潮与报刊多元化、都市报刊与读者文化生活、政党报刊与群众运动、地方报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来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百年来创造积累的历史经验,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百年来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成果,全面阐释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及相关论述,重点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通过
本书基于国际传播的国家战略,将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议题辨析、整理为十五个关键问题进行专题阐释,也即全书的“十五讲”,分别是:第一讲,国际传播的理念迭代;第二讲,国际传播的价值塑造;第三讲,国际传播的话语建构;第四讲,国际传播的战略精准;第五讲,国际传播的心理机制;第六讲,国际传播的认知实践;第七讲,国际传播的他者塑造;第
本书深入探讨了网络媒体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战略转型的学术议题。本书以国家网络强国战略为宏观视角,通过对广东省内多家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网络媒体和商业网站的案例研究,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这些区域重点网络媒体在转型过程中的内在动因、外部环境的认知、转型的目标定位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本书是为了向区域重点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具有实用
《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创办于2015年,每年出版一卷。《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21》是该年鉴连续出版的第7卷,全面、真实地反映了2020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实绩。全书包括研究综述、论文选粹、论文辑览、国际交流、学术出版、学术期刊、高校学术概况、研究机构及社团、学术评奖、科研项目、学人自述、研究生学苑个12篇
《大众传播:生活在媒介世界》是一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媒介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著作,旨在赋予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成为精明的媒体消费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印解内容,作者拉尔夫·E.汉森(RalphE.Hanson)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日常生活实倒融人其中,鼓励读者由内而外地思考媒体行业,从面发现大众传播在社会
本书从历时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俄罗斯大众传媒从沙俄时期至当代俄罗斯的发展历程,其中着重分析了俄罗斯大众传媒产生历史背景、转型时期传媒业变化特点、当代传媒业格局、新媒体发展以及国际传播体系的特征和传播策略,并对不同时期的文化政策加以解读,突出了俄罗斯大众传媒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青岛官报》创办于1900年7月7日,由德国胶澳督署主办,面向青岛中国民众、德国侨民以及德国本土发行。作为官方报纸,报纸以德文为主,在刊登需要华人知晓的文告时,以中德文对照刊出,刊登各种法令、法规、市政建设、人事任免、政务活动、船舶消息、天气报告等内容。本书即是对1906年和1907年《青岛官报》做的影印资料,并转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