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训练的第一门实验课程,是面向应用型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生的课程。本教材分为技能实验、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部分。基础性实验和技能实验强调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误差与数据处理方法等,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过程,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调整和基本
"本书着眼于电介质材料的基础理论和电介质材料的前沿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介质材料的基础知识,并对一些新型电介质材料进行了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电介质材料的电极化、电导和驰豫及损耗等基本理论,结合科研实际情况着重介绍了几种先进电介质材料的结构和介电性能及电磁响应特性。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本书介绍了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器件,包括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概念及其在电子学和光子学中的现代应用。全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半导体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第1-10章)、专题(第11-20章)与半导体的应用和器件(第21-24章)。本书内容丰富(除了24章正文以外,还有11个附录),图文并茂(大约有1000张图片和表
"本书的内容主要聚焦于二次电子发射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应用方面,在部分章节列举了几个典型案例展开讨论。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二次电子的发射理论模型、测量、数据结果、表面工艺、介质带电分析以及典型应用场景介绍。内容涉及粒子物理理论、仿真算法、磁流体力学、表面工艺、表面表征等多领域。 本书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二次
本书收集和整理了2020-2021年“格致”系列论坛每期报告的精彩瞬间,“中国物理学会2020/2021秋季会议”的21个分会的学术交流成果,同时收录了学院教师畅谈读书治学的心得体会。这些材料是学院学术交流工作各项资料和史实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展示、对内传承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光谱分析技术》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5类常用光谱分析仪器,精心优选9个企业典型的“真实检测任务”,基于典型任务的基本工作流程,将各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等知识融入到真实检测任务中,重构形成了“模块+任务”的课程体系。本书一改传统的编写
太赫兹表面等离激元现象及其应用
现在的概念看似简单,实则玄之又玄,难以捉摸。 爱因斯坦指出,时间的流动会受到速度和引力这两者的影响,但他本人也无力解释现在的含义,并为此而灰心。同样令人困惑的是:时间为什么会流动?一些物理学家干脆放弃理解现在的尝试,把时间的流动称为一种幻觉。但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理查德·A·穆勒对此表示反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处理电磁场体系的基本方法。为便于初学者阅读、理解和消化,本书在各章知识点呈现上尽可能保留关键数学推理过程,在文字叙述上更多以适合阅读的视角去强化物理概念、结论分析以及相关物理图像的阐述和概括。同时,为了能展现与学科相关的重要科学研究进展,本书将与电动力学知识密切相关的代
本书是为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编写的教材,主要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及规律。全书共分为七章:矢量分析与场论、静态电场、恒定磁场、时变电磁场、均匀平面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电磁辐射。本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解题方法的建立和掌握,以及工程方面的应用;书中所述内容力求物理概念清晰、浅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