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保障”组织策划,全体学科组成员共同参与,旨在系统总结“十三五”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情况,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及同行业图书馆“十四五”时期以及更远一段时期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全书共分为概述、图书馆管理、馆藏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
高校图书馆作为各种档案信息的汇集场所,其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数据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变化,本书分析了大数据给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所带来的影响,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应具备的技术保障,研究了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完成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本书从实践出发
本书从全民阅读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讲解了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实践的相关知识,详细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的案例,论述案例实施的工作思路、具体步骤、关键技术以及服务推广措施,重点针对我国高校科学数据管理服务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对图书馆现状做出了总结。
本书内容包括: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概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现状及问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转变、创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队伍建设等。
本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分析了美国、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现状,指明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方向,后从动力、整合、激励、控制和保障等角度构建了公共图书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知识的窗口和传播平台,在保障基层群众读书看报、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书在对重点研究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原则、服务功能、服务对象,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理念和主要模式。通过对近年来我国
区、县级图书馆作为广大群众身边的资源库,是促进基层民众广泛开展阅读、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学习和弘扬过程中的推动力量。本书从当前区、县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入手,详细阐述了信息时代区、县图书馆如何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民众,如何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的效率,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的内容了解到如何加强区、县级图
本论文集是以“百年变局形势下的科技情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从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征文中挑选出来的。入选的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下的情报服务创新、智库化功能拓展的科技情报服务创新、科技情报缔造发展新动能的理论与路径、区域协同发展的科技情报服务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情报学
《正史版本谈》从《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所收录的史部正史书影入手,探讨相关的历史文献学、版本目录学知识,对传世正史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古书的体例问题、同一正史的版本流传问题,甚至是有些书的作者署名,等等。很多问题的提出,对于今后古籍整理、编排相关古籍图录都具有较好的提示意义。
自1964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以来,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其独特的引证途径和耦合特征,形成了对期刊、论文、学术机构、学者等相关的科学计量指标。2001年推出的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对全球学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