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感觉:教育想象力探寻》分为6章,第一章“听课十记”是笔者2008年和2009年教学督导工作的总结;第二章至第五章是2010年和2011年写的4种听课笔记,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和基础医学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这些笔记详细描述了我的课堂感觉和对教育想象力的探寻;第六章是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分析“少讲多
大学能给人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大学新生都充分认识到大学的价值,充分获取大学的养分,保持健康的心理,练就强健的体魄,在国家关怀中成长,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愿同学们在宝贵的大学时光里,明理、诚信、博学、进取,演绎精彩的人生乐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战线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书汇集了我国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实践成果和成功经验。全书由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
《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旨,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发展的实际,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求职择业的需要,详细讲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并指导大学生的就业规划及实践。全书共分三个版块、十一个章节:第一章至第四章为职业规划,主要分
蓝秀华所著的《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变迁研究》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不同阶段的调整、更替和创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以及伴随收费制度变迁而出现的奖赏制、公费免费制度、人民助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中国高等教育不同时期收费制度的变迁,展现了高等教
履痕——华理往事辑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教材系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2版)》以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目的,把职业发展指导贯穿于高职生活的全过程,系统介绍了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如何为终身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以及如何应对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高职大学生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心
《中国近代大学的现代转型(移植调适与发展)》由周谷平、张雁、孙秀玲、郭晨虹著:中国大学短短百年中完成了西方大学用几百年时间走过的历程。在其迅疾转型中,由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富国强国的时代诉求,工具理性主义在中国大学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主导力量。西方大学的现代化是从形而上向形而下转移,移出象牙塔而融入社会,中国大学则可以说
本书分为11篇,内容涉及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大学生安全概述篇,防盗、防抢安全篇,消防安全篇,交通、旅行安全篇,防诈骗、防滋扰安全篇,体育运动、文娱活动安全篇,网络安全篇,饮食安全与流行疾病预防篇,交往安全篇,实习、求职就业安全篇,大学生自律与遵纪守法篇等。
《我与国防一起成长--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训教材》这本书在吸收近年来军事科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阐述了国防基础知识,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战略环境及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发展趋势及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