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概论(3)
《大学专业概论4》包含管理、会计、经贸、金融相关专业,对每一个专业进行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专业内容、专业前景等诸方面介绍,目的是培养新生的专业思想和了解专业概况,为今后的大学学习打下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面对战略机遇期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也处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诸多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本书以我国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遵循质的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路径,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深入高校青年教师的现实生活,通过深描,全面呈现青年教师在学术职业生涯初期的日常工作、生活图景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该书创造性地运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场域理论,将中国研究型大学作为一个场域,研究在这个场域中青年教师
本书是日本最著名的教育学家金子元久领导的专家团队为日本政府设计了最近一次的高等教育改革方案。本书内容是对日本高等教育的批评与反思,在高等教育日益平民化的今天,书中的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本书分为工作部署、学校行动、家访报告、各方反响四部分。收录有《2009年辅导员家访工作总结》、《爱就是阳光》、《职责与使命》等文章。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地图集》编著委员会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精神,坚持主编负责、分工合作、共同把关的编写制度。在专家论证、确定地图集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编著者按指标选择、图幅设计、数据入库、地图编绘、图形整饰、编者自审、专家复审的流程严格把关,并逐图填写图幅资料来源和成图依据,形成初稿在此基础上,编著委员会邀请教育学与地
《四川大学:历史·精神·使命》先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东杰教授、档案馆张丽萍研究馆员、党委宣传部舒宁副研究员分别组织编写原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由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公室主任党跃武教授修改和补充,负责完成全书的编写工作,并选编相关阅读文献。
中国是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中非双方就互有了解,并开始间接贸易往来。1405-1433年,明朝航海家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其中4次到达东非沿海,至今肯尼亚等国还流传着郑和下西洋的故事。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非关系新纪元。1956年5月,中国同埃及建交,开启了新中
本书内容包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道德树立家庭美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