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是集中研讨当前中国教育的思想盛会,反映了当前学者关于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与会者包括劳凯声、丁钢、朱永新、袁振国、文东茅、杨东平、石中英等著名专家。本书精选其中的优秀演讲稿,对中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教育使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具有较大的理论探索价值。
渔获物保鲜操作及加工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10年正式加入由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迄今为止已派出七届共52名研究生成员赴渭南市澄城县和商洛市丹凤县开展支教志愿服务。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编撰了这本支教故事文集,并请我做序,我很欣喜也很乐意,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自己激
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直接牵动着政与学的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重构。本书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个案考察,展示了从1895年到1926年的三十年间,新教育场域逐渐兴起的艰难历程。 三个个案分别为:1895—1913年,科举被废除前后,湖南省新式学堂逐步取代原有“士绅惯习”的进程;1
流动儿童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本书基于上海地区20所学校,近3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标准化考试的长期跟踪调研,详细考察了流动儿童入学机制、学校对于不同学生的影响,流动儿童的融入、家长的期望,以及家庭教育等问题,得出一系列重要的实证结论。这些研究无疑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澳大利亚近年来技术劳动力短缺,可同时一些年轻学生不积参与学校学习,也没就业。在这一形势下,政府和学校发起了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现状研究(英文版)/当代外语研究论丛》集中研究这场宏大的教育改革中教育界和非教育界领导们为了学生们校内校外学习培训协同努力进行的各种教育创新。《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现状研究(英文
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基于2013-2014学年在美国费城安卓学校的田野工作和访谈数据,首先对教育人类学主要理论流派进行回顾,并提出时间、模仿、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几个核心概念,为接下来的理论分析做准备。此外,还对美国公立教育简史进行回顾和梳理,作为第一章引言为后面的描述与研究进行铺垫;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田野展开的安卓学校
为切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启动了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科学客观地对新机制展开监测与评价,是政策执行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此,杜育红主编的这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理论方法与经验研究》严格设计了新机制监测与评价的理论框架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民国时期捐资兴学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制度演变、实施过程,深入探讨其历史成效与缺陷,力求为当今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经费的保障等方面提供历史借鉴,以利于更充分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本报告的编撰主要着眼于近5年民办教育发展概况和民办学校系统内部尤其是师资建设、学生发展情况。课题组收集了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民办教育基本数据;同时,致力于分阶段建设民办教育数据库,为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报告呈现了我国当前民办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现状,剖析民办教育实践中师生发展所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