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诞生的科学社会学从科学体制的角度更新和深化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以理解科学为宗旨的科技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为此,作者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对科学社会学进行了专题研究。本书的特点有三:一是作者在多年精读科学社会学原典著作的基础上,对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共分12章,以科技论文的伦理和特点、写作前的准备、科技论文的结构、论文各部分的内容及写作方法、论文的撰写修改、投稿、同行评议及回复、出版这条主线展开。《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既可以作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的各个学科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英语”“学术写作、规范与伦理”等相关课程
《*终理想解的产生与实现》内容是作者40年从事创新活动和创新培训的经验总结。《*终理想解的产生与实现》共分为4个部分:**部分为创新心理学,重点介绍开展创新活动的态度调整;第二部分为TRIZ思维和问题求解工具,重点介绍以理想解为创新活动开端的创新思维流程及其相应的TRIZ工具应用;第三部分为TRIZ策略和分析工具,重点
这本书澄清了一个普遍的误解,即没有系统的工具来支持思想,启发式和创造性。通过使用来自从事本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专业人士的文章集,本书概述了TRIZ在国际背景下的当前趋势和增强,并展示了它在增强创新研究和实践的创造力方面的不同作用。自从1956年GenrikhSaulovichAltshuller在苏联首次引入
本书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0900):"科技基础性工作数据资料集成与规范化整编"的重要成果。主要对1999年以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项目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类型、要素内容、时空范围),对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发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基础性工作设置
2014年启动的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构建了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4类创新单元。5年来,新型院所治理结构已臻成型,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管理体系及其效能初绽锋芒。本书聚焦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以纪实性深度文章形式,对四类机构改革5周年的成就进行了展示、经验汇编。附录部
本书采用了“政策树”这种比较形象方式来表达中国科技政策的演化历程。这棵树从无到有、从孱弱到繁盛,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经济和中华文化的沃土,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将会更加枝繁叶茂。过去,不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就无法深刻理解中国的科技政策。未来,不了解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就无法充分预见和把握中国的经济走向。
一、《2018京津冀科技统计年鉴》在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下,由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共同编辑制作,主要反映了京津冀的科技活动情况,收录了三省(市)、有关地区和部门2011—2016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二、年鉴分为1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反映京津冀科技活动综合统计资料,数据来
本书认为当前专利信息分析所面临的4种挑战,即当前在源数据、数据架构、网络表示方法、分析方法上的不足限制了专利信息分析在解决实际分析情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提出可以采用多视角观察获得对复杂专利信息的多关系网络,并将这些关系网络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对专利网络结构的深层分析。该方法由3个阶段构成,即针对复杂专利数据的多视角观
本书是笔者在安阳师范学院承担的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河南省物联网产业专利数据挖掘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GGJS-123)的支持下,对近年来在物联网产业专利情报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的梳理和总结。物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业,也是典型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本研究对物联网产业进行技术分解